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牢记使命谱新章

12.03.2015  17:55

               

  在骏马归山迎灵羊之际,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369名人大代表于2015年2月4日至8日,相聚在锦江河畔,共谋全市发展之大计。历时4天的会期,代表们凝心聚力,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大会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计划、财政报告。会议补选叶德恩同志为铜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补选安万武、李强、杨云、陈荣强、雷勇、熊放鸣同志为铜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暮然回首,成绩斐然禁不住感慨万千!翘首未来,宏图大展令人欢欣鼓舞!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围绕“稳中求快、快中保好”总基调,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已在铜仁历史的发展坐标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增比进位显著提升

  2014年,全市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全省第四,是增比进位综合排名以来最好的一年。生产总值完成647.7亿元,同比增长14.3%,人均GDP首次突破2万元,增速全省第六;完成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630亿元、实现利润11.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0.8亿元,增长14.3%,增速全省第二,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1.3%;新增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97户,达到470户;全市12个工业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0.6%,其中黔东工业聚集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增加值10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8.2%、65.2%,聚集效应更加凸显;铜仁卷烟厂、复烤厂易地技改项目获国家批复,大龙煤电锰一体化项目获核准,铜仁东站1000万吨改扩建项目与广铁集团签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0.1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项目)完成905.9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全省第五,其中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1.6%,排名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4.3亿元,增长13%,增速全省第四;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5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4.5亿元,增长23.8%,增速全省第三;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54.1亿元、601.7亿元,增长14.2%、27.2%,增速全省第四、第二;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279元、6243元,增长11.3%、14.4%,增速均列全省第二。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交通区位优势日渐彰显。继铜大高速、杭瑞高速铜仁段开通后,松铜高速已建成通车,全市高速通车里程已达到400公里。沿德高速、安江高速、沪昆高铁铜仁段、铜玉高铁、铜仁南高铁站加快推进,德务高速已开工建设,铜仁·凤凰机场完成改扩建,已开通至贵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深圳、杭州、长沙等航线,黔北机场获批,一市两机场已成定局。现代农业水利设施项目加快建设。观音滩、木瓜溪等12座骨干水源工程加快建设,鱼粮、小云南等4座水库大坝封顶,新开工建设马岩、老山口等6座骨干水源工程,可解决35.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电网建设改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分别完成投资6.2亿元、78.4亿元。城市建设提升提速。启动了城市建设三年大会战和中心城区十大功能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城市主干道165公里、城市公园和广场11个、农贸市场3个。完成100个农村集中建房点规划,已集中搬迁近8000户,集中建房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亿元,城镇化率提高到41%,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4.7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8.3万人,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民生事业创新发展 公共服务持续改善

  全市民生支出203.5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8%,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突破工程项目986个;建成山村幼儿园1358所,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8%;化解中心城区学校“大班额”60.2%,提升14.2个百分点;川硐教育园区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铜仁学院、铜仁一中等学校实现部分搬迁。完成三甲以上医院全省医学检验互认,新建计生服务站88个,完成13所乡镇卫生院达标工程建设,城镇、农村计生失独家庭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到340元、170元,人口计生实现“双降”。建成保障房4.7万户,完成农危房改造6万户,实施生态移民搬迁2.9万人。环保十件实事全面完成,获批全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铜仁经验”形成机制,社区网格化管理顺利推进。平安铜仁建设有力推进,群众安全感达到95.9%。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这一年,能否顺利实现“三羊开泰”,始终保持全市经济发展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的良好势头?本次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必将在新的一年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17%、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20%;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分别增长20%以上;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比重分别达到23%、44%、58%、8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4%以上;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计划范围内;全面实现小康程度提高4个百分点。

   力争九大领域迈上新台阶

  围绕2015年全年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将推动扩大投资、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投融资保障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推动扩大投资迈上新台阶。全年拟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其中,拟完成交通投资197亿元,确保沿德、安江高速公路、松桃两河口至渝湘高速段和沪昆高铁铜仁南站建成通车,加快铜玉高铁、德江至务川高速公路及思林、沙沱电站船闸建设,开工建设渝怀铁路复线、环省高速公路铜仁段、铜仁至怀化高速、黔北机场,启动锦江航道疏浚工程,争取开工建设贵阳经铜仁至郑州高铁,加快昭黔铁路、印江至秀山高速前期工作,抓好铜仁客运北站、南站和松桃等县客运站建设,建成铜仁凤凰机场新航站楼主体工程、中心城区公交站场;拟完成水利投资15亿元、能源投资18亿元、通信投资8.1亿元、民生投资108.6亿元。

  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以实施工业“三年大攻坚”为抓手,拟完成工业投资400亿元,推进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园区升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和新型建材建筑业发展,确保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670亿元,建材、冶金、化工行业新增产值67.4亿元,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4亿元,服装、鞋帽、食品、饮料及其他行业新增产值46.8亿元。力争碧江、松桃工业园区产值分别突破100亿元、80亿元,万山、玉屏工业园区产值突破50亿元,黔东工业聚集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工业投资245亿元。加快推进阿里巴巴50家“农村淘宝”电商试点建设并扩展到500家,确保新增产值11.8亿元。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建设开放型农业,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做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势推进“七进园区”和园区景区化“十个一”工程,争创1个国家级、10个省级农业园区和一批3A级以上景区。培育一批10亿元级以上的特色产业,确保经济作物比重提高到65%以上,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46%,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着力建设开放型农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推动旅游发展转型升级,提升景区建设水平,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以“一山两江四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发展升级版,加快推进13个重点景区建设,拟完成投资18.9亿元,形成环梵净山“金三角”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确保旅游总收入230亿元,增长20%。

  推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力争到2017年,促进全市约18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引导约28万人就近就地城镇化,改造约25万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城郊村。实施以东山、中南门古城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传承保护工程,重点规划打造架梁山、文笔峰、天云山、砚台山等城市山体森林公园、凉湾库区及九龙洞城市湿地公园和坝黄、和平等城市农业公园。实施好中心城区十大功能提升工程,争取申报建设为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市。力争凉湾新区实现搬迁、川硐园区全面入驻、大兴新区融合加快、三寨片区框架成型、灯塔园区宜业宜居、谢桥片区整容提质、主城老区疏导提升,确保碧江区政府搬迁到川硐、万山区政府搬迁到谢桥。加快推进市委党校、工业学校、旅游学校建设,完成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推动思南、德江撤县设市和江口撤县设区工作,推进玉屏大龙同城化发展,德(江)思(南)印(江)组团发展。规划建设思南至印江城市道路。

  推动投融资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争地方债券发行规模,争取100亿元的土壤治理专项债券一期20亿元发行成功。争企业融资规模,积极培育东太、梵净山农业等15家民营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大力推行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包装实施一批供排水、能源、市政干道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债务风险防控,逐一落实债务资金借用管还具体方案,化解债务风险,确保债务资金借得了、管得住、用得好、还得上。力争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30亿元、贷款150亿元以上。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通道绿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新增营造林40万亩以上,分别完成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144平方公里、19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以上。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实施环保十件实事,推进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和锦江流域污染治理工程,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加快城市山体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建立公众参与第三方监督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推动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深化与苏州的对口合作,积极开展与重庆、湖南相邻市州的交流合作,借助沪昆高铁融入贵阳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走向珠三角,融入长江经济带。继续深化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省产业研究院、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建立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对外经济商务区,规划建设乌江生态经济走廊农产品出口基地,加大大龙开发区省级综合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聚力招商引资,确保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0亿元以上。

  推动民生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深入实施“雁归工程”,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全力攻坚教育“9+3”计划和“4+2”突破工程。实现铜仁学院、铜仁一中整体搬迁,继续推进铜仁职院、幼儿师专集团化办学,加大实行政府订单采购、定向专业学生培养制度。启动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开展农民跨省就医费用结报试点。加大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农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双降”目标。

  勤奋成就事业,奋斗创造未来。我们坚信,全市上下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动力,发扬苦干实干精神,全市人民的蓝图美景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