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杠杆”撬动湖南发展支点
10月28日,湖南省长杜家毫同志在《湖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努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强调“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必须结合湖南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努力构建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湖南长治久安提供财政制度保障”。
面对今年全球经济总体下行趋势,湖南经济社会仍然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这与湖南决策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巧妙运用财税政策等经济杠杆,保持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特别是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由此实现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首先,经济结构不断转优。近年来,湖南不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积极发挥财政政策有针对性的调控优势,以两型社会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支持推进结构调整,重点促进节能降耗、生态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同时,认真实施相关财税扶持政策,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一步扩展了全省的经济发展空间,“转方式、调结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次,经济发展更加活跃。近年来,湖南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有利发展时机,不断完善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重点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和贴息支持等政策,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联、三一、山河等一大批湘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表现抢眼。同时,还注重将政府公共投资和刺激消费、统筹发展、转变机制、深化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普通居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不断提高,湖南市场经济表现得一如既往得活跃。
再者,民生进一步改善。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湖南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提高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优抚对象待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同时,将财政支出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重点支持“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老百姓从积极的财税政策中得到了看得见实惠。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中,财税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将放在优先推动的位置,在改革方案中,财税体制改革也被认定是分量最重、事关整体制改革成败的一项。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已然意识到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并已善用这个有效的“经济杠杆”撬动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林若愚
声明: 凡注明"来源:华声在线"均系华声在线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