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五龙街道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14.10.2014  13:36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金沙县五龙街道党工委坚持开门搞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针对群众反映“办事不方便”的问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赢得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建设两处服务大厅,让群众远近一样方便

    “我们(古楼社区)在划到五龙街道之初,我们到政府办点事确实感觉太远,很不方便。”古楼社区村民张先国回忆起2013年五龙街道因行政区划调整,在刚建立之初,原属城关镇管辖的4个社区1万2千多群众到街道办事处(设在原龙坝乡官田坝村)办事就比较远,没有以前方便,群众意见比较大。

    针对群众办事不方便这一实际,五龙街道投入资金30万元,新建了龙坝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和古新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两个便民服务大厅功能一样完善,辖区内群众需要办理的常规事项,可以就近选择其中的一个服务大厅办理,非常方便。

    张先国说道:“现在好了,街道领导为了考虑我们群众办事方便,在这个地方还给我们这一片成立一个便民服务大厅,我们来办合医,或者出计生证明,或者其他方方面面的证明,每天来,他们都在这上班,我们每天又节省了时间,又少走路,来办事又很方便。

    落实两项服务制度,群众的事随时可以办

    在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征求意见中,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找不到人、事情不好办、公章不好盖等突出问题,五龙街道立行立改,把村(社区)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摆到重要位置来抓。

    “我们把抓好村(社区)干部值班和公章管理使用这两件事作为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最基本的要求,目的是方便群众办事,要求各村每天9点到5点必须安排人员值班,公章必须放在村办公室管理,决不允许村干部带在身上、放在家中,避免了群众办事找不到村干部、盖不了公章的情况发生。”五龙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詹世香如是说。

    五龙街道各村(社区)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落实,着力抓实村(社区)干部值班服务制度和村(社区)“两委”公章管理制度,促使村(社区)干部服务群众变“无形”为“有形”、变“一时”为“随时”、变“软要求”为“硬措施”,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推行多种服务方式,不同的群体得到兼顾

    “社区干部都发了一张便民连心服务卡给我们,我们有困难,打他们的电话,他们都如数的来给我们解决。”在外寨社区,村民霍民才对街道发放“便民连心服务卡”方便群众办事尤为感概。

    今年以来,五龙街道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要求社区把社区干部联系方式、服务事项、服务承诺等内容制作成一张张的“便民连心服务卡”,并向社区群众发放,力求每户拥有一张卡,方便群众办事,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在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中,五龙街道还大力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使不同群体的群众得到兼顾,确保做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零遗漏”、“零距离”。比如:针对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分别明确联系服务责任人,要求每月上门走访服务两次以上。又如:通过发放“温情服务卡”,把村干部、驻村干部、联系领导的联系方式告诉群众,群众有事可及时通过电话找到干部,为预约服务、代办服务提供了条件,形成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新型服务机制。

    五龙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应梅介绍道:“我们在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中,以村(社区)为实施主体,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服务阵地建设、配齐服务队伍、建立健全相关服务制度,工作中突出“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不断转变了服务理念,提升了服务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自开展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来,五龙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街道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驻村干部共走访服务对象5000余户,16000余人次;2个便民服务大厅接待办事群众3500余人次,政策咨询1600余人次,现场解决或代办事务600余件;各村(社区)接待办事群众1500余人次,接受政策咨询2000余人次,现场解决或代办事务800余件,得到了街道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王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