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鼓励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形式 学校进园区车间进学校
10月31日日,贵州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鼓励各地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形式,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推进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开展集团化办学。
据了解,近两年来,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目前,贵州省有高职院校29所,在校学生近16万人;中职学校236所,在校学生近60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近万个,年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办学规模创历史新高。初步形成了学历与培训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办学机制,简称了层次较为完善,专业门类齐全,规模适当的职业教育体系。
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仍旧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职校中汽修、计算机、学前教育、护理等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严重,多数职业院校专业开设未能很好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实际、学生就业愿景,特别是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新医药和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建筑建材等五大重点产业,没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专业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针对存在的问题,贵州省鼓励各地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形式,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推进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开展集团化办学。
同时,建议各地要坚持学校要建到产业园区去,车间搬到学校来,大力推广政府规划创办园区、企业建设标准厂房、配套发展职业教育的“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推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加快形成前店后校、校厂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
另外,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获悉,贵州省首批50个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已公布,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涉及贵州省40所中职学校和10所高职院校,涉及的企业包括工程机械、电子商务、汽车维修、机电技术、旅游酒店、茶艺、医护等等众多领域。(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