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脱毒马铃薯种遍家乡的山山岭岭

17.07.2014  15:01

 

让脱毒马铃薯种遍家乡的山山岭岭

——— 记贵定县兄弟富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民泽

        七月,贵定县德新镇光明村马铃薯基地很是热闹,田坝里、山岭上满是群众忙碌的身影。时值正午,大伙儿挖马铃薯的劲头儿正足,其间一个身穿灰色衣衫的身影正在货车与基地间来回奔走,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要指导装货,一会儿又同正在挖种薯的农户交代着什么,他就是该镇第一个种植马铃薯的示范者,也是兄弟富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陈民泽。
        在德新镇,只要提起陈民泽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今年38岁的陈民泽是莲花村原村委会主任,当地有名的致富能人。在回乡种植马铃薯以前,他平时都在平坝一带从事煤矿采煤工作,月收入有时上万元。去年2月,陈泽民得知县里计划在德新镇搞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毅然放弃了原本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一心一意搞起了种植。对此记者很是惊讶,陈民泽却说:“如果一直停步不前留在原地,那么最好的处境也就是现在的处境了,安顺屯堡附近村民种植蔬菜致富,家乡的生态甚至比起这些地方更好,交通也便利,想着趁年轻还是试试,如果成功了还可以带着大家一起干,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2013年初,抱着闯一闯的心态,陈民泽开始回乡种植紫薯,然而一开始并不顺利,由于碰到持续干旱,且对于紫薯栽种技术并不很精通,陈民泽先后投入32万元也没能保住紫薯基地,第一年的种植以失败告终。
        就在大家以为这个小伙子要放弃了的时候,他听说县里发动农户种植脱毒马铃薯,在对脱毒马铃薯进行了一番前期考察后,陈民泽成了县里种植马铃薯的第一人。“我当时了解到脱毒马铃薯的产量是传统马铃薯的几倍,又是政府部门着重支持的项目,想着既然有想法,何不再试试,所以自己就流转了一部分土地种植。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民泽的马铃薯基地在该县扶贫办技术员的指导下获得了成功,看着慢慢的收获陈民泽越发坚定了要扩大发展的想法。此后,他利用自己多年在村里树立的威望发动村民共同种植,并带头成立贵定县兄弟富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周边群众土地、农机具折价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或是由合作社提供种源再负责收购。去年在他的带动下返乡种植了  26亩马铃薯的董华军乐呵呵地说:“他小子就是闲不住,主意多,我就是想着跟他一起干一番事业才回来的,看到现在合作社的基地发展到了这么大规模,对于未来的发展我是很有信心啦!
        不仅仅是董华军,有了能人的带动,村民的积极性一度高涨,很多外出的青年已经陆续返乡,合作社成员达100多户,其中48户农户参与土地、农机具入股,如今,在贵定县扶贫局的全力扶持下,贵定县兄弟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益明显,除合作社自己发展的480余亩基地外,脱毒马铃薯二级原种扩繁面积达到1000亩,可以满足10000亩大田优质脱毒马铃薯用种需求。
        今年,贵定县扶贫开发局投入200万项目资金扶持产业发展,此外该县还投入38万元财政资金修建种薯仓库。眼下,陈民泽正谋划着对接市场,他说:“今年因为雨水的原因虽然有一定的减产,按照一亩两级产量平均在6000斤来算,比起种玉米实在是划算太多了,忙的时候还可以吸收一部分群众就业,是个富民的好产业,这条路子总算是走对了,我要带领乡亲们把家乡的山山岭岭都种上马铃薯,大家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