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侗寨的“安全守护神”

03.12.2015  11:27

苗乡侗寨的“安全守护神

———黔东南州创新农村片区交警中队管理模式新观察

    “出门在外心情要愉快,开车的时候慢慢地开,十次肇事九次快,我在家中等你来、等你来。出门在外记住我的爱,喝酒了以后车就不要开,超员超载脚步迈不开,怎么带回你的爱 、你的爱……

    这是从江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陆方毅自己作词作曲的一首交通安全之歌——《记住我的爱》,其MV在网络和当地引起了火爆关注,粉丝、微博点击累计超百万次。说起这首歌的创作话题,陆方毅显得异常兴奋。他津津乐道地告诉记者:“创作这首歌,灵感就是感谢一线民警的辛苦与奉献,尤其是让大山深处的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唱得响,让交通安全时刻牢记心中。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广袤农村公路上,活跃着一支支深受百姓拥戴和称赞的“农村交警”队伍。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农村片区交警工作,称他们为苗乡侗寨的“安全守护神”。正是这一群“农村交警”,苗乡侗寨的农村公路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人们多了一份安宁、舒心与和谐。

    大山深处的“交警中队

    黔东南州是一幅山水画卷,青山绿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一旦下雨,公路多有塌方、沉陷。由于境内山高、谷深、路窄、弯急、道路基础耐性差,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就不堪设想。

    近几年经济发展快速,农村通油路、水泥路里程增长了、车辆多了、驾驶人也多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多,特别是偏远农村、城乡结合部,大多处于失控失管状态,这是一道摆在现实面前的难题。

    善谋会干,成事大半。从2013年6月起,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决定在辖区16个县市创新设立农村片区交通警察中队,每个中队设中队长和指导员各一名,每100公里配备3名协勤。截至目前,全州各地建立起了64个农村片区交警中队,核定协勤岗位编制达1200名,实行一个交警中队负责管理一个乡镇或几个乡镇交通安全,确保实现“路到哪里,交警就管到哪里”,形成了“茫茫大山不留盲区”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据介绍,这种因地制宜创新设置的农村交通管理模式,在贵州省尚属首次,被业界人士概称为“黔东南模式”。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这种管理模式已见成效,从艰难起步、到星星之火,再到燎原之势,筑起了一道农村道路安全的“防火墙”。据州交警支队统计数据显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同期相比明显下降,2014年,全州农村交通事故发生226起、死亡147人、受伤264人,同比下降9.6 %、 22%、 2.9%;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2起、死亡7人,同比下降60%、72%、100%。2015年上半年,全州农村交通事故发生112起、死亡73人、受伤143人,同比下降10.7 %、 13%、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