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神秘仡佬“活化石” 傩戏生生不息
头戴面具,敲锣打鼓、蹦跳说唱……古老时光交错在北纬30度,仡佬族先民留下的神秘文化依然在黔北土地上生生不息。
“跳傩戏的讲究很多,丧葬、还愿等场合不同,跳法也不同。”50岁的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傩戏文化传承人左朝元说。
傩,是中国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汉族先民驱鬼逐疫的一种宗教仪式。随着汉族文化与仡佬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傩文化在仡佬族社会逐渐扎根。
记者在道真县三桥镇夏家沟村采访时,一户赵姓人家的老人刚刚去世,左朝元傩戏班子的6个表演者受邀来为逝者祈福。
左朝元是掌坛师,他头戴面具,身穿法衣,在傩坛前游一阵、转一阵、唱一阵、念一阵,念的时候,微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谁也听不清他念的内容。
“傩戏的演唱、对白均按照科书,最初吸引我接触傩戏的正是书上漂亮的毛笔字。”左朝元说,他使用的教科书是师傅传下来的,民国时期的牛皮纸装订,许多书页已经翻得破损。
上世纪80年代,初中毕业的左朝元开始学习傩戏,他说:“20岁的时候,我遇到了村里的傩戏师傅,他很喜欢我,认为我是跳傩戏的料,于是我交几十元拜了师,从此一跳就是三十年。”
跳傩戏也有一些禁忌,比如丧葬仪式表演前半个月就要禁欲,行内叫“净身”,一旦戴上面具就不能说话等等。
道真县位于贵州省最北端,道真县的傩戏文化很早即负盛名。傩戏现有冲傩、朝斗等270余种仪式,化签、上树刀等10余种绝技,山王天子、炳灵侯王等70余种面具,一枝花、幺二三等数百种曲调,三穿花、半边月等数十种舞步,通天窍、千重山等100余种手诀,《山王图》、《凤凰祭》等80余种剧目。
道真县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说,新中国成立前,道真傩班便不时应邀前往遵义、涪陵、南川、武隆等地活动,2008年,“道真仡佬族傩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艺术界和文化界的注意。
但是,与中国其它多数的古老艺术一样,傩戏也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现在县里已经采取措施保护傩文化,我作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今后还要鼓励并带领一批年轻人学习傩戏,不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失传。”左朝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