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交世界朋友 ——记第五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

26.07.2014  04:18

交流活动中,中国孩子教授外国孩子简单的中文。
本报记者 陈尚文摄

你好”“中国”“欢迎”“朋友”……在此起彼伏的交流声中,第五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开幕。7月17日至23日,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近400名青少年齐聚中国,踏上了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旅程。

多元文化

成就跨国界友谊

国际间青少年交流是民间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开营当天,各国青少年开展了相知相识、国家日互动、文化嘉年华等预热活动。在随后的分组活动中,北京组的青少年共登长城、游故宫、看杂技、访社区,领略了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京外则分为两组,一组前往上海和芜湖,感受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另一组则前往内蒙古草原,体验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

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的津巴布韦女孩柴娜依是内蒙古一行中的一员,她对本报记者表示,选择到中国读书,是迷恋于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此次到内蒙古,是一次全新体验。中国文化带给我的总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她认为,参加交流营活动,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交朋友,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体验。“即使活动结束后,我们这种跨国界的友谊还会得到维系,并且不断加深”。

来自法国的华裔张轲说,在法文学校的国际班学习中文,远不如“身临其境”来得更有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文也越来越重要。参加这个活动让我的中文能力有很大提高,同时能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的举办予以肯定。他表示,交流营建立起巴中青少年间交流的纽带。从青年一代深化彼此间友谊,对巴中携手应对挑战、共建两国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建言献策

共谋青少年交流

为了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本届交流营在突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同时,新增主题为“多元文化与青少年成长”的领队圆桌会议。参营的18个机构的25位代表结合自身教育实践,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多元文化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宁指出,要推动各国青少年交流,既应尊重文明多样性,也要倡导和大力加强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交流营为各国青少年搭建了交流平台,使各国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也有助于中国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明。

巴基斯坦使馆学校领队强调,跨文化交流时要消除先入为主的偏见,同时要保持对本国文化的认知,只有自身认知独立,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接受多元文化。

匈牙利艺术学校领队提出,人类历史中诞生了不同文化,在保留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包容不同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的链接要靠语言,语言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身份,是了解世界的载体和通道。

我们鼓励学生与其他国家的人群互动,提高语言能力,以便加深对社会与世界的了解。”在交流营活动期间,匈牙利艺术学校的学生现场演奏并合唱了中国民歌《茉莉花》,表达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