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创新职称评审机制 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服务三农——带领农民脱贫就能评上教授
“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今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舆论特别关注,国家下决心打破束缚科研人员积极性和活力的政策藩篱,令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在职称评审改革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0年的盘县蔬菜技术服务站工作人员陈林,成为了贵州科技人才体制创新的受益者之一。日前,陈林因协办企业带领当地29万人脱贫致富,成为贵州刺梨产业的领军人物和山地特色产业的典型代表,在贵州服务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专项职称评审中,破格获评高级农艺师专业技术职称。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贵州,同步小康能否全面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速度,而农业科技人才短缺一直是挡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石。2015年9月,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省属高校改革发展座谈会上说,要大力推动科技人员到基层去支持三农,评出100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致富道路上的“农字号”研究员、教授。
2016年1月,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在全省范围内选派万名农业专家,组建成80多支农业特色专家团队,分赴省内各地帮助研究贫困村资源环境状况、把脉存在问题、加强技术指导,为当地找准脱贫路、谋好脱贫策。
与此同时,为建立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的激励机制,贵州省农委、省人社厅搭建平台,创新实施服务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专项职称评审工作,突破申报台阶、职称层次、学术论文、政策性条件等诸多限制,以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三农、解决农技难题、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为评审重点,以带领农民增收脱贫等实际工作业绩和取得成效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专项职称评审工作实施以来,共有1376名农技人员申报,445名业绩突出、事迹感人的农业科技人员脱颖而出,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262人、中级175人、初级8人。
贵州省农委主任袁家榆说,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充分发挥了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推动了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专项职称评审工作解决了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农民日报记者 刘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