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春节游,请收起任性带上文明
春节期间,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旅游高峰期。日前,国家旅游局发布春节假日旅游提示,要求广大游客从自身做起,遵守《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文明行为规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环境,举止得体,文明出游,争做文明旅游者。
这种提醒并非“道德绑架”,更非多此一举。近年来,无论出境游还是国内游,少数游客的不文明现象备受诟病。“出去,你就是中国”,每名出境游的游客都是国家的一张名片,如果言行举止不文明,国家形象难免受污。即便国内游,同样不能扔掉文明,否则必然折损自身形象。
旅游,是为了开阔眼界,也是为了丰富人生,体验不一样的活法,无论什么目的都撇不掉看风景。如果游山玩水饱览风景时,却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岂不大煞风景?文明,是最好的风景,它是道德风景,也是人文风景。文明,有时并未呈现,却流露于一个人的气质之中;有时又能让人看得见,无论言谈还是举止,都能展现一个人的文明指数。“嘭——”随手将饮料瓶扔在地上,再衣着华美,也与美景格格不入。
有句话说得好,“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风景什么也别带走”。对于游客来说,不乱扔垃圾只是讲文明的一小项,还包括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任意插队等等。
其实,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本是幼儿园时就被常常教导的文明底线,连那些懵懂不知的孩子都能做到,为何一些成年人却做不到?其实,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不愿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二是缺乏基本的制度规束。如果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会付出相应代价,谁还敢不文明?
倡导游客文明,需要道德劝说,但不能止于道德劝说。前不久,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我国将从2015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制定并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等联动,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
联系到在亚航“泡面泼空姐”事件中,两名涉事的中国游客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表明不文明出游的确会付出代价,轻者再想出境将困难重重,重者可能还要承担法律责任。毕竟,有些不文明行为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还牵涉到严肃的法律问题。比如旅游时到处刻字,甚至在文物上乱写乱画,如果造成文物损坏就涉嫌违法。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日前提醒中国公民,春节出境游“不能有钱就任性,也不能无知就无畏”。无论在哪里旅游都不能任性失格、无知无畏,带着文明旅游,与文明同行,既展示了修养也让旅游欢愉,何乐而不为?(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