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贵州两省携手探索建设绿色新区
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常态下,绿色集约、生态发展“走前列、做表率”,是国家级新区共同承担的重要使命。
贵州贵安、云南滇中,距离最靠近的两大国家级新区,都在为探索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而大胆尝试。
在距离贵安200多公里外的滇中新区,寻求发展的突破口,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其开发建设始终,勾勒区域绿色发展蓝图,加快绿色增长。
而邻近的贵安新区又在进行着怎样的一场绿色变革,书写了怎样一部“绿色养成记”?
坚持生态优先主旋律,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培育绿色产业、构筑绿色城市、推行绿色生活,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中实现崛起——贵安的跨越发展,就是一次“绿色起跳”。
实现发展与生态互动、生态与经济双赢是摆在贵安人面前的第一道考题。
驱车行驶在贵安新区“瑞士小镇”——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清风微拂、群山环抱,360亩中心湖区明湖如镜,生态草坪全区域覆盖,湖边的欧式建筑点缀其中,将山湖田园神韵演绎得颇为精妙。据了解,度假区将于今年7月开园,其环湖路中心区域将率先面向公众开放。
贵安“瑞士小镇”,要为贵安新区探索一个化生态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提升的范例。
“这里要打造的是一个云上贵州生态城镇的模板,这样的项目是绿色产业的新引擎。”
项目土地运营部负责人石磊告诉记者,云漫湖项目不仅在开发中坚持以生态全保育的概念,保留了原来5000多亩的耕地,种植大量樱花林、紫薇林等景观林,还坚持“农旅双链”可持续双赢模式的产业发展思路,将大旅游与大农业相结合,扩大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打造“农创工厂”,建立农民创业孵化平台,依托生态农业带动周边全民创业。
109条中小河流、5个主要水源湖库,湿地面积占24%,地表河流域面积占80%——贵安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探寻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提供了支撑。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一开始就植入了新区的规划建设中。
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贵安新区除了“先天优势”,更多依靠的是“后天”模式创新。
位于新区的月亮湖公园处处体现出“海绵城市”的开发理念。公园内中心广场、停车场地面上进行了透水铺装,即使下大雨也不会出现淤积的情况。步行道两边,设计有植被的地表沟渠,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利用植被进行天然的水净化。公园海绵建设中还选用了下沉式绿地、生态直流设施、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带等技术设施。
围绕“打造全国海绵城市贵安样本”目标,贵安从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技术研讨、工程建设、产业扶植等方面切实推进试点区域内海绵城市建设。
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包含8大类67个工程项目。目前,已经启动了试点区域内24个项目开工建设。
日前,《贵安新区直管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建设管理暂行方法》出台,为进一步打造“海绵城市”新样本提供了制度保障。
绿色,不仅成为新区建设的主色调,也变成贵安社会生活的底色。每个贵安人都成为践行绿色生活的主角。
在贵安新区打造的首个智慧新型社区——星湖云社区内,小区的路灯采用先进的感应装置,当车辆和行人距离20米时,路灯会自动感应亮起,避免电能浪费。
社区“云家居”模块将业主的家用设备与手机客户端连接,可以实现人不在家也能开关窗帘、开关电器等智能生活,体现了绿色家居理念。
星湖云社区党支部书记赵田径介绍,社区充分使用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高速数据网络等优势对社区进行智能化管理,集纳云政务、云教育、云环境、云健康、云家居、云物业、云就业等智慧云,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绿色、低碳、智能的生活居住环境,让社区居民从推行绿色生活的“旁观者”转变为“受益者”和“参与者”。
不只贵安,作为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新家园建设的践行者,2015年9月获批设立的云南滇中新区,也已开启了开发建设的新征程。为打造云南绿色发展样板区,滇中新区的规划建设立足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汽车及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商贸服务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绿色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绿色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014年,在贵安新区的倡议下,“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成立,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兄弟新区力量,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引领绿色发展和区域转型升级。
共话绿色优势、绿色经济、绿色机制,共搭平台、促合作、聚合力,携手共创区域绿色创新发展——正值云南党政代表团赴贵州考察,关于“绿色”经验的深入交流、关于“绿色”发展的深远谋划都将成为云贵深化合作的一大着力点。(记者 孙晓蓉 吴清泉 罗荣婵 自然 黄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