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十三年一次的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藏”。图为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吃鼓藏祭祀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晖 摄
10月25日,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十三年一次的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藏”。图为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吃鼓藏祭祀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晖 摄
10月25日,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十三年一次的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藏”。图为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吃鼓藏祭祀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晖 摄
10月25日,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十三年一次的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藏”。图为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吃鼓藏祭祀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晖 摄
10月25日,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十三年一次的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藏”。图为祭祀仪式结束后,村民家家户户杀猪吃鼓藏。中新社记者 张晖 摄
10月25日,贵州从江县加勉乡白棒村,十三年一次的吃鼓藏是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吃鼓藏”叫吃鼓,祭鼓。苗话叫“诺纽”、“努牛”等,“诺”是吃,“纽”是鼓,汉译为“吃鼓藏”。图为准备过鼓藏的村民。中新社记者 张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