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构建“利益联结”带富农民
中新网贵州大方4月6日电 题:贵州大方:构建“利益联结”带富农民
作者 杨云
“不能让农民辛苦了许久,最后却赚不到多少‘票子’。”蹲在地旁,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大山乡光华村第一书记罗光贤看着种满山坡的果林思考着,“谁跟市场主体联结得更紧密,谁就更有竞争力”。
从1983年开始担任村主任,罗光贤一直操心着全村的脱贫致富。
“要让村里的‘特种力量’发挥作用。”罗光贤所说的“特种力量”就是由他儿子罗乾龙和村民张贵旭带领村民通过先富帮后富“利益联结”模式发展起来的连锁超市。
200多家遍布贵阳、安顺、遵义、毕节、六盘水的村民“利益联结”连锁超市就是销售光华村农特产品的专有平台。
“光华村通过‘利益联结’畅通了‘黔货出山’渠道,乡亲帮乡亲,走出了一条‘先富帮后富’的乡村脱贫路。”大山乡乡长陈智告诉记者,“乡里将加大力度支持光华村‘利益联结’扶贫带动模式,帮助更多农民通过‘黔货出山’脱贫致富。”
在贵州江楠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方分公司的蔬菜生产基地,不少兴隆乡的菜农成为该公司的“利益联结”种植农户。
基地规模已达518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3000亩,直接带动一般农户和贫困户36户132人发展。
兴隆乡狮子村更是采取合作控股方式成立大方五龙蔬果开发有限公司,利润按4:4:2比例分红,其中公司占4份,贫困户占4份,村集体经济占2份。目前,五龙蔬果公司集中流转土地250亩种植辣椒,直接解决贫困农户就业80人。
资源、农民和市场捆绑在一起,“利益联结”就在一起,便能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效益纽带”,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价。
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农民、农民脱贫致富缺不了产业,必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农民的“利益联结”关系更加紧密,构建起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建立起一套稳定持久的“利益联结”机制的方程式中,大方县给了三种解法,即: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镇村党政+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互助合作。先给贫困户找准脱贫项目,再对贫困户给予精准帮扶的政策,把怎么卖的问题交给企业,农民依靠土地又不完全依赖土地,直接成为产业链上的投资者、受益人,滚动发展的能力大为提高。
“要‘联得上’,把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好配合好,向规模、品牌、市场要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农民积极性,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兴隆乡党委书记肖华认为,“还要‘结起来’,把市场因素和制度优势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链、价值链,做到认识上、方法上都‘结得上’。”
近年来,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大方县始终把产业扶贫当成第一要务,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园区建设为主平台,不断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尤其注重在产业与农户、企业与贫困户之间构建“利益联结”,通过产业支撑增强产业脱贫推动力,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和防止返贫建立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