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奋力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17.10.2020  21:11

贵州奋力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写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之际

  千年梦想,触手可及。

  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再过2个多月,贵州人民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与全国人民一道迈步全面小康。

  这底气,来自丰硕的成果——7年减贫892万人,每年100万人以上摆脱贫困。

  曾经,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现在,是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贵州牢牢掌握了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动权制胜权,创造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这底气,来自不懈的努力——真抓实干,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探索出一系列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推动贵州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贵州战法”书写奇迹

  ——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变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

  金秋时节,硕果满枝。望谟县平洞街道洛郎村万亩板栗示范基地,迎来丰收季。

  “板栗效益不错!我家种了60亩、挂果15亩,去年总的收了5000斤左右,算下来两万多块钱。”依靠板栗走上脱贫致富路的村民何兴平很兴奋。

  在贵州大地,这样的生动事例随处可见。破除交通瓶颈、易地扶贫搬迁、发展产业……每一个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都是一场需要拼搏的硬仗。

  2017年8月,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明确,着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全力加快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突出制约问题。

  打好以“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仗。2017年8月,贵州启动“组组通”三年攻坚。去年底,全省完成“组组通”7.87万公里路面建设任务,惠及1200万农村群众,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十三五”期间,贵州成功探索“六个坚持”“五个体系”等行之有效的贵州模式。去年底,贵州累计实施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4.39万人,建成安置点946个,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2018年初,围绕“八要素”,贵州深入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三场革命”。通过两年多努力,农村产业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上半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增长5.5%,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用心、用情、用力,打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硬仗。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任务,基本解决28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贵州战法”书写奇迹。贵州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变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

    攻克最后深贫堡垒

    ——集中战力挂牌督战“9+3”县(区)

  时不我待,战鼓催征,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的关键时刻。

  自脱贫攻坚以来,全省脱贫摘帽步伐加快。到2019年底,还有威宁、纳雍、榕江、从江等9个深度贫困县和织金、水城、七星关3个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已摘帽县区,这些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既“”又“”。自2月10日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以来,全省上下集中战力向“9+3”县(区)启动挂牌督战,整合省市县三级力量,组建699个挂牌督战工作队,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

  在威宁自治县,省级督战队的20多名干部自年初以来长驻一线,针对摸排核查、突出问题、巩固提升开展三轮督战,推动威宁脱贫攻坚向质量高成色足迈进。

  安顺市组建市级督战队进驻紫云自治县,同时组织县、乡两级对162个行政村实行全覆盖挂牌督战,安排1224名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员动态走访,对问题进行逐一销号整改。

  三级联动,督战有力。今年上半年,12位包联省领导共开展实地督战督导78次、覆盖261个村,各级督战队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显著效果。截至9月7日,全省统筹各类问题录入扶贫云问题整改系统17016个,整改完成率达99.75%,销号完成率98.47%。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9+3县(区)抓住产业这个脱贫关键,认真落实“八要素”,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强化利益联结,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在七星关区,放珠镇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的48户贫困户,在秋天来临时领到了48万元林下经济保底分红。“除了这笔分红,今年在合作社务工,还挣了近1万元。”拿着刚分到的1万元现金,杨家湾镇营盘村贫困户周光平十分激动。

  挂牌督战工作贯穿全年,其中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是政策落实的重点。为切实有效补齐短板,贵州逐户制作“3+1”保障“明白栏”。

  在从江县下江镇秋老村村民陈丢生家的墙上,一张基本医疗“明白栏”十分醒目,上面清晰写着:2020年以来住院3次,产生医疗费用3220.55元,其中报销2144.24元,自费1076.31元等。旁边还挂着教育、住房、饮水安全等3块“明白栏”。

   半年多来,各级督战队伍将“”的机制转为“”的力量,见真章,出实效。当前全省剩余贫困人口基本达到脱贫标准,未脱贫县基本达到脱贫条件,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大扶贫”合力攻坚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众人拾柴火焰高。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打好“组合拳”、奏好“交响曲”,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力的格局。

  2015年11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十三五”期间突出抓好“大扶贫战略行动”。贵州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各界倾力支援、干群携手攻坚的生动局面。

  集中力量五级书记抓脱贫——

  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全省上下建立党政同责、书记主抓、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工作到户、责任到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的组织指挥体系。20名省领导对20个极贫乡镇开展定点扶贫,选派4.5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扎根在脱贫攻坚最前线。

  “大数据”助力“大扶贫”——

  贵州把打造“扶贫云”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充分依托大数据,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汇聚扶贫力量平台。到去年底,贵州“扶贫云”已有效整合25家省直部门扶贫相关业务数据指标278项、2300余万条,实现数据共享交换28次,数据交换量1.37亿条以上。

  外部力量倾情帮扶——

  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等38家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贵州贫困县;上海等东部7个经济发达城市与贵州8个市(州)开展扶贫协作;澳门对口帮扶从江县;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东西部扶贫协作正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前,全省11.2万名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帮扶干部奔赴在田间地头,在群山之间与贫困群众一起奋勇拼搏,用青春、用汗水、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战斗壮歌。

  如今,贵州山村变了模样,大地焕发生机。村民的腰包鼓了,心情畅了,笑容浸润在脸上,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画卷徐徐展开。(记者 赵勇军)

[责任编辑: 邓娴 谢素香]
“地毯式排查”保证不落一人——贵州望谟脱贫攻坚冲刺见闻
  新华社贵阳10月17日电 题:“地毯式排查”保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