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移民的“幸福人生”
图为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李关乡骆丫鼓的苗族移民安置点,70岁的苗族老人李丛英自豪地展示她挂在新居名为“幸福人生”的苗族盛装图片:“漂亮吧?”
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局长王应政介绍说,2012至2013年两年来,贵州共实施扶贫生态移民25万余人,少数民族占57%以上。其中,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移民占72%以上。2014年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17万余人,少数民族占60%以上。
图为榕江县丰乐小区苗族移民安置点里正在一家木业加工厂上班的石岩付夫妇。
“贵州正设法把贫困的少数民族群众搬迁到适宜居住的地区,打造一批新的‘千户瑶寨’‘千户布依寨’等,帮助就近就业,发展旅游、加工等多种产业,让他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王应政说。
图为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族移民点,27岁的水族妇女潘七妹正在专注加工棒球。
居住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月亮山深处的46岁苗族农民石岩付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直在土里刨食的自己,“这把年纪了,还能过上城里人按时上下班、拿工资、住楼房的好日子。”
图为丹寨县扬武镇苗族移民点苗族妇女李忠云用自己精心绣制的十字绣“家和万事兴”装点新家,表达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政府搞移民搬迁,我们一个村的人都搬进城里了,我们夫妻俩现在月收入六七千元,相当于过去全家人两三年的收入呢!”在榕江县一家木业加工厂里,来自摆王村的压板工石岩付笑得很开心。
图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城丰乐安置区的苗族、水族等移民群众正在移民点广场吹芦笙、跳芦笙舞。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具有浓郁水族文化建筑特色的移民点里,27岁的水族妇女潘七妹干脆用在深圳打工学到的技术,在家里办起了流动的棒球手工制作加工厂。在宽敞的一楼大厅里,潘七妹和她的母亲正在专注加工棒球,边上堆满了一盒盒加工好的棒球。“这种手工棒球主要是用于出口,已经发出了50多台棒球加工机,附近寨子里好多妇女都在做!” 潘七妹笑吟吟地说。
图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的“布依枫林小区”移民点,41岁的布依族移民杨胜高正在看儿子制作的泥塑玩具,“儿子可喜欢这里啦,过去上学要走2个多小时,现在就在县城里的三小上学。”
“政府搞移民搬迁,我们一个村的人都搬进城里了,我们夫妻俩现在月收入六七千元,相当于过去全家人两三年的收入呢!”在榕江县一家木业加工厂里,来自摆王村的压板工石岩付笑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