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广聚英才 智胜未来

14.10.2016  19:46

  拥有“两院”院士5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人、“万人计划”专家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7人,引进省级“百人领军人才”22人、“千人创新创业人才”42人……2015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增长至367.3万人,比5年前增长79.2%,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3%。

  这组数字或许并不显眼,却来之不易,这是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进程中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精尖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聚才:最高可获千万补助

  要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人才支撑极其重要。近年来,贵州引进人才力度空前,出台了系列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些政策包括《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以及50余个配套措施方案,从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形成了“1+2+N”的人才政策体系。

  ——对于从省外引进到贵州省企事业单位的急需紧缺人才,可不受编制、职数、任职资格等条件的限制。

  ——对“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当年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个人奖励;对引进具有博士学历学位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按一、二、三层次分别给予100万元、60万元、15万元的住房补贴。

  ——对于引进人才及团队,在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功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检测中心,以及省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博士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新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都给予相应的补助支持。

  ——对引进并在贵州服务一定年限、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根据情况分别给予100-5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创新创业资金资助;对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对获得国家财政拨款的重大科技项目,给予国家拨款额50%但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对购买发明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到贵州省进行产业化并取得实效的项目,给予购买专利费用20%,但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

  ——科技人员在完成本单位本职工作前提下可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

  ——实行“人才服务绿卡”制度,为引进人才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2016年3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一次就落地海内外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5582人,形成了人才“贵漂”的强劲势头。

   用才:搭建平台人尽其才

  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有为”的思路,贵州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五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重点产业,强化政策措施,创新机制体制,搭建平台载体,优化服务环境,努力用好用活人才。

  贵州先进叶片制造院士工作站引进的中国工程院师昌绪院士及其团队,帮助黎阳航空解决了一批新兴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瓶颈问题,申请专利11件,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进步奖6项,国防科技进步奖1项,培养工程硕士31名,在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领域达到领先水平。

  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全职引进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雅科夫教授,从事抗肿瘤药物研究,构建了来源于贵州中药民族药资源的化学库,为乳腺癌治疗和药物发现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使贵州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雅科夫教授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国家“千人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并成为贵州首位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

  在万名专家下基层活动中,贵州大学“”专家潘学军教授,深入赫章县帮助当地发展核桃产业,选育了4个本土优良品种,核桃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163万亩,核桃年产值从3.45亿元增加到20亿元。培养了核桃硕士4名,开展核桃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培训16000人次……

  以待遇聚人才,以平台用人才,以事业留人才。数据显示,贵州先后成立了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等新平台30余个,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9个,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43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62个、1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级人才基地73个、创客空间25家,为用好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效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效用:人才红利叠加释放

  优厚的聚才政策、灵活的用才机制,催动人才效用不断凸显、人才红利叠加释放,为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借助人才博览会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引进了6名外国专家和1名博士后,完成发明专利82件,研发产品远销欧、美等地。近年来先后完成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全地形工程车关键技术产业化与应用示范”等部省重大攻关项目,系列产品累计销售1584台,实现销售收入20.76亿元。去年11月,贵州詹阳动力全地形车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极地全地形车,加盟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实现我国极地科考大型运输装备国产化零的突破。

  贵州省农科院创新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全省的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水稻大面积栽培示范平均亩产量达706.17公斤,玉米高产栽培示范平均亩产812公斤,油菜高产试验平均亩产达321.67公斤,自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12个省(市、区)占到栽培面积的12%,主要粮、油、果、蔬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8000万亩,增产60亿公斤,新增效益122.9亿元,为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近年来,贵州签订科技成果交易合同2897项,其中输出技术593项,吸纳技术2304项,完成交易额55.27亿元。获得省级科技进步、成果转化奖1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