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贵州开阳:“康复通”撑起农村困难群众一片天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10日电(记者何天文、骆飞)唐文军是贵州开阳县冯三镇四坪村高粱厂组的村民,一年在外打工的收入除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已没有多少结余。今年回家过年,眼看老岳母糖尿病病情加重却缺钱医治,他心急如焚。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他走进当地农信社寻求帮助,让他没想到的是,仅3天时间就拿到了1万元贷款。
“没想到农信社还有一个‘康复通’,而且事办得这么快,真是帮了我大忙啊。”40岁的唐文军连声感叹。
唐文军所说的“康复通”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当地金融机构成功“嫁接”的成果。开阳县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车代铭对记者说,为解决参合农民特别是农村困难群众急难重病就医一时难以筹钱的问题,一年前开阳县在探索县乡综合医疗改革时,新农合与农信社合作推出了“康复通”金融服务产品,为农户提供几千元到15万元不等的专项医疗贷款,让困难群众摆脱“等钱救命”的困境。
“这真是救命钱,要是没有‘康复通’及时提供的10万元,我家兄弟可能就难活命了。”家住开阳县双流镇双永村的村民蔡明友说。2014年7月,他24岁的三弟蔡明刚在外打工时检查发现患上白血病,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陷入了困境。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蔡明刚一度想放弃治疗,但一家人不离不弃,再穷也要想法救他一命。
在贵州山区常见的一栋木房子里,正在家中休养的蔡明刚对记者说,“当时左邻右舍能借的都借了,家里能卖的东西也卖了,但与哥哥配型成功后的骨髓移植手术费仍差10多万元。”哥哥到镇上农信社求助,信贷员王兴建了解情况后建议走“康复通”贷款,几天后便贷到了10万元,“真是救了我一命啊。”蔡明刚说,尽管目前康复治疗仍需要钱,但一家人都看到了希望。
“服务‘三农’,助农解难,本身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开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唐清军说,通过与新农合对接,既保证了“康复通”专项医疗贷款的精准发放,解农户所急需,同时也通过诚信嫁接、锁卡功能及医保嫁接等工作机制和制度保障,能够及时掌握患者新农合报销比例和补偿信息,第一时间进行贷款回收,降低了贷款风险。对有特殊情况到期不能还贷的,还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尽量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唐清军拿着一张最新的统计表对记者说,一年多来,他们信用联社在开阳县16个乡镇的22个服务网点,以金融机构同期最优惠的利率发放“康复通”专项医疗贷款共计1000多万元,惠及539户农户。
“利用‘康复通’实现医疗与信贷相结合,将金融部门资金引入民生领域,有效缓解了当前新农合难以‘点面兼顾’而存在的因急难重病或异地就医患者所急需资金难题,为农村困难群众撑起了一片天。”车代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