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业开启民族文化传承新路径
18.11.2015 23:56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用月琴、牛角胡、葫芦胡、牛腿骨胡、芒胡、刺鼓、小马锣、直箫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多年前,在好花红这个布依族传统聚居地,“八音坐唱”也只在节日里被唱起,不少老辈人熟悉的曲目也渐渐失传。
“年轻人陆续外出读书和打工,回来唱的往往是外来的流行歌曲,他们不太愿意唱自己的歌,觉得太土。”一位上了年纪的乐师无奈地说。
随着贵州对旅游资源的持续开发,布依风情浓郁的好花红镇渐渐走出深闺,吸引越来越多游人纷至沓来。
“我们发现游客对‘八音坐唱’很感兴趣,歌声一响起,游客都会驻足倾听。”好花红镇副镇长罗家胜告诉记者,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当地布依族同胞又拿起乐器,时不时地坐在堂屋表演“八音坐唱”,“游客多了,我们老百姓收入就高了,现在有不少年轻女孩子开始学习这门演唱技艺。”罗家胜说。
乐队演唱所在的王氏民居被誉为“中华布衣第一堂屋”,户主为了支持旅游业发展,主动让出堂屋,在当地另外安排的宅基地上安家,这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宅成为当地布依文化的展览馆。
堂屋的侧房内,一位布依族老人正向游客展示传统的枫香染工艺,蜡染、枫香染、刺绣等手工艺品则在二楼的展厅内,渲染着民族手工艺文化的独特魅力。
黔南州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良海告诉记者,近年来,黔南州抓住国家扶持少数民族政策契机,加强对少数民族村寨的人居环境建设和传统民族文化挖掘,为布依风情旅游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贵州旅游市场的繁荣也使得我们多彩的民族文化散发出新的活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陈良海说。
“八音坐唱”悠扬婉转,余音绕梁之时,惠水县甲戎乡清河村17岁的布依族女孩罗艳梅正坐在当地百鸟河数字小镇的工作室里,学习苗族刺绣工艺。
罗艳梅是位于惠水县内盛华职业学院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二年级学生。数字小镇与职业院校的产学互动使得罗艳梅常常游走于课堂与工作室之间,她在学校向贵州黔东南州的民族工艺大师学习刺绣、蜡染和枫香染,又在数字小镇的企业里学习产品的包装与创新。
罗艳梅发现,少数民族的工艺品经过创意设计,通过互联网线上销售和旅游景区实体店销售,价格能卖得更高,销量也更好。
“我来这上学之前从来没学过我们的民族手工艺,现在我已经掌握了刺绣和枫香染的基本技艺,毕业以后我还想继续深造,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罗艳梅学得很开心,手中的绣片在她纤细的手指下慢慢“开”出一朵花儿来。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18.11.2015 23:56
故
事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
杨明凤二级巡视员赴从江县开展商务扶贫工作调研
为贯彻落实省纪委夏红民书记在省直部门支持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