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极贫乡镇:走上“四季有花”的脱贫路

16.04.2018  02:33

    新华社贵阳4月15日电 题:贵州极贫乡镇:走上“四季有花”的脱贫路

    新华社记者胡星、汪军

    这个春天,樱花、桃花、海棠纷至沓来,国荣乡山梁田间的色彩,从没有过如此斑斓。75岁农民李仁安种了几十年玉米的手,开始侍弄茶花和紫薇。

    这是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产业转型的缩影。摒弃玉米等传统农作物,这里着力发展花木、苗圃产业,正在走上“四季有花”的脱贫路。

    国荣乡山高坡陡沟谷纵横,是贵州省确定的20个极贫乡镇之一,全乡1.5万余人,目前还有1956人未脱贫。李仁安所在的葛宋村更是“贫中之贫”,8个村民组今年过年时才告别没有硬化路的历史,全村有近一半的土地长年撂荒。

    李仁安夫妇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4个女儿已经出嫁。由于老伴、儿子和儿媳均是残疾人,家里的劳动力极其有限,十几亩土地只种了2亩,其余的包租给别人或撂荒。“每年种的玉米和水稻卖一部分,除去种子、化肥和人工投入,一年到头挣不到钱。”他说。

    去年秋天,国荣乡开始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石阡县县委常委、国荣乡党委书记龚朝清告诉记者,尽管这里土地破碎耕种条件差,但海拔、光照特别是空气湿度,很适合花卉和苗木生长。当地引进知名的园林企业,流转3000亩土地建设生态产业园。

    企业负责人尹介华说,园区一方面出售花卉苗木,一方面打造农旅一体化项目。截至目前,已在1200亩核心区种下七星海棠、金丝楠木等27个品种4.2万株植物。

    周围3个村的村民以土地入股园区,除了拿到土地流转费以外,每年还将参与企业的收益分红。不仅如此,园区日常需要大量工人,村民只要有劳动能力、愿意来干活,都能在这里找到事做,一天工资80至100元不等。

    李仁安拿到3年土地流转费7200元后,来到园区打零工,这几天在忙着种紫薇。“以前见都没见过,种的时候要很小心,生怕弄坏了。”他说,3月份干了20多天,领到2000多元工资,4月份以来几乎是全勤,“只要身体没问题,天天都要来干活”。

    新阳村37岁的贫困户李德银今年2月来园区上班,由于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苗木种植的基本技术,被“提拔”为小组长,月工资涨到4000多元。他说,当初有的村民担心不种玉米、水稻,家里吃饭怎么办,现在手上有钱了,“买米吃也是一样香”。

    入春以来,园区几乎每天都有100多名村民在劳作。龚朝清说,在家门口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提升了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园区及茶叶和辣椒等产业,国荣乡今年计划脱贫1678人。

    按照规划,园区将种植60个品种的花卉苗木,实现“四季有花”。“现在要抓紧挣点钱,以后花多了,旅游搞起来了,家里还想开个农家乐。”李德银说。

[责任编辑: 栾小琳]
贵州:省级干部挂帅 决战极贫乡镇
省级干部挂帅 决战极贫乡镇 20个极贫乡镇,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