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武陵山区:“科技+生态”勠力拔“穷根”
新华社贵阳12月13日电 题:贵州武陵山区:“科技+生态”勠力拔“穷根”
新华社记者何天文 蒋成 刘智强
在武陵山区贵州梵净山脚下,今年46岁的土家族妇女任明秀与周围许多贫困户一样,从未想到过能在家门口务工赚钱,还能参与村里合作社分红,从此改变贫困的日子。
任明秀是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青山村村民。“我一家4口人,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读职中,经济负担重,丈夫在外打工,我在合作社的香菇大棚务工一个多月了,每天有60元工钱,还能参加分红,日子开始好起来了。”任明秀说。
印江板溪大棚种植的食用菌装车待运。新华社记者 何天文 摄
青山村90%的村民是土家族。村支书任达毫对记者说,由于山多地少,全村265户860多人,人均耕地只有0.5亩,长期种植玉米、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产出少收入低,至今还是全省二类贫困村。
但大自然赋予了青山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印江县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魏志说,由于紧靠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村及其周边区域森林覆盖率超过60%,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食用菌生长。今年8月,在上级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青山村请来技术人员作指导,建起占地30亩的50个食用菌生产大棚,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由村干部带头带动村民集资入股,其中贫困户直接分享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带来的红利。
记者最近在青山村采访时正遇食用菌采摘期,任明秀与10多个村民在大棚里忙碌着,大棚外的空地上一筐筐鲜香菇清香扑鼻。魏志说,一个多月来,他与村民起早贪黑采收香菇,还负责拉运进城,体重减了11斤,真正体会到了“群众要脱贫,干部脱层皮”的含义。“但这样的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他说,今年50个标准化大棚预计可生产鲜香菇45万斤,以当地客商收购价每斤5元计算,产值超过220万元,除去成本,可实现全村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
青山村只是印江县实施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印江县委、县政府在2011年就通过招商引资从外地引来技术专家指导发展食用菌产业,并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从浙江、福建引进深加工企业,还与贵州大学、广东微生物研究所等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强化科技支撑,有效保障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政府扶持”,印江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到2017年,全县已建成育菌棚、生产大棚3800多个,年生产食用菌8800万棒以上,预计年产量6.6万吨,产值超过5亿元。
科技进山,生态发力,使贫困山区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印江县扶贫办副主任龙镇说,“科技+生态”推动了全县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印江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之一,生态食用菌、生态茶园、生态畜牧业、精品水果等产业已呈规模化发展之势。通过这些优势产业的带动,2016年已有18个贫困村出列,1.78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年计划89个贫困村出列,全县贫困人口将大幅下降。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