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领导“包干”助贫困乡镇脱贫

25.11.2014  23:18

             大唐镇茶山。 梁晨 摄

 

  中新网贵阳11月25日电 题:贵州 省领导“包干”助贫困乡镇脱贫

 

  作者任莉

 

  “我家这栋新房,上下两层共300多平方米,花了20多万元,以前住的茅草房被我改造成茶叶加工区了。”对于记者的到访,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塘镇新光村的种茶大户杨光松很是热情。这位农家汉子笑呵呵地向记者讲述他家近年来的生活巨变。

 

  平塘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大塘镇又是国家一类贫困乡镇。2008年以前,在外务工的杨光松年收入在三万元。听说贵州省委党建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帮扶后,杨光松就回家种上了茶叶。如今杨光松的茶园已发展到110多亩,成为大塘镇的种茶大户之一,年纯收入已近20万元。

 

  大塘镇地处苗岭南部,年平均温度只有14℃,一年有260多天是云雾天气。此前,大塘镇荒山连片,因为气温低,不宜种植一般经济作物。荒山下的农田,一年也只能种植一季水稻,连冬小麦都“怕冷”也不宜种植。由于经济来源单一,村民只能守着荒山苦熬。大塘镇镇长石榜泽说,以前只要进入11月以后,村民就都窝在一起烤火,进入农闲季节。

 

  贵州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全省有50国家级贫困县,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近年来,贵州积极实施“集团帮扶、整镇推进”的扶贫战略,以38位省领导联系38个重点县,共定点帮扶76个一类贫困乡镇。在集团帮扶的平台下,探索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一条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的致富脱贫新路子。

 

  2007年,贵州省扶贫工作组进驻大唐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帮助该镇确定了以茶叶为主、多业为辅的生态茶产业发展道路,并实践出适合大塘镇的“2带1推”模式,即公司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民,家庭农场推动产业园发展,带动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大塘镇是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帮扶联系点。自2007年至今,贵州省委宣传部已换了4位部长,4位领导一棒接一棒,先后帮助大塘镇引进投资项目,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大唐镇茶叶种植面积由此迅猛发展。到2014年,大塘镇已成为贵州全省113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有5家茶叶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和20余户茶叶种植大户,全镇11个自然村都走上茶产业之路。

 

  杨光松一家的变化是大唐镇村民逐步告别贫困的一个缩影。如今,大塘镇茶园种植面积已达6.73万亩,禽畜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2个,直接带动50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到2016年,大塘镇茶叶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人均茶园达4亩,全镇2万多人的人均茶叶收入将在1.6万元以上。

 

  “这几年,贵州省扶贫工作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帮助贫困地区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贵州省扶贫办工作人员说,贵州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批茶叶、生态畜牧业、中药材、油茶、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贫困农户增收能力增强,脱贫致富步子加快。

 

  贵州计划到2020年,全面实现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目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建成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