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丹霞石上种“仙草” “点石成金”奔小康
在贵州赤水市凯旋村村民向朝栋的家门口,一块100多平方米大小、重达40多吨的石头横在前院左侧,而在院子的前后方,30多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也插花般躺在田地里,这些让人视线堵得慌的石块,却是向朝栋眼中的“石宝贝”。
“你可别小瞧这些石头,这些松泡、易长苔藓的丹霞石值钱呢。”65岁的向朝栋说,以前包产到户时,他嫌弃过这些不长粮光占地的大石块,但自从五六年前,他在光秃秃的大石块上种起“仙草”后,30多个大石头一年的收入就两万多元,是3亩耕地收入的10倍。
向朝栋口中的“仙草”,当地人称为金钗石斛,因其形像古代女子头上的发钗而得名,系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具有清肝明目、益胃生津等功能的名贵中药材。而竹林茂密、空气湿度高、丹霞石遍地的赤水市特别适宜金钗石斛的生长。
石斛种植大户帅必祥说,当地的石斛不争地、不抢水,完全依石或依树而生。每年除浇水和除草外,基本上不需任何打理。“一平方米大小的丹霞石上,能种4到5蔸石斛,一蔸一年能产鲜梗1到2斤,按照每斤鲜梗40元至50元不等的市场价出售,一块一平方米大小的丹霞石产值两三百元。”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丹霞石产出,凯旋村村民和石斛种植公司还探索出垒石栽培法。“自然的丹霞石毕竟数量少、个头大,而且不容易采摘石斛。我们把大石块切碎,然后堆出2立方米大小的石包,并在石包上种植仿野生石斛,平时浇点水就可以,一年一个石堆收入上千元。”贵州仙草生物有限科技公司总经理唐显福说,公司在绵延3公里的山脚下种植了由1万多个石包构成的金钗石斛,这些石斛一次种植、3年初产、5年盛产,并可连续采摘10年以上。
“如果按照堆垒石、配喷灌设施等标准建设,每亩石斛基地前期投入需八九千元,但进入盛产期之后,一亩可产200斤石斛(不包括石斛花收入),按50元每斤计算,一亩产值可达上万元。”唐显福说,赤水丹霞石上长出的石斛虽然产量少,但质量好,可谓石斛中的上品。
天然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也让当地仿野生石斛一上市就脱销。向朝栋说,每年九十月份常有四川、重庆、广东等地的游客找上门,一来就要五六十斤的鲜石斛,但家中的“石宝贝”目前一年只能产三四百斤的石斛,除去送亲朋好友和自身所需,每年可卖石斛200斤左右,“石斛只能稀罕着卖。”
据了解,通过种植金钗石斛,凯旋村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部分村民还通过搞农家乐等方式,发展起盆景石斛、石斛饮食等,一年收入七八万元是常事。
“由于石头上能种出‘金子’,如今村民房前屋后、田地里和山坡上的丹霞石已成为村里最抢手的资源。”凯旋村村支书帅继平说,当地已没有一块“闲着的石头”。
帅继平坦言,没地(石)可种是凯旋村发展石斛产业的一大瓶颈。虽然全村有500多户村民在石旮旯地上种植了1000多亩的金钗石斛,但全村大部分土地都是长满竹子的林地,如果村民能转变观念,采伐部分竹林种石斛,相信竹与石斛相间均衡发展的格局将更有助于村民种着“仙草”奔小康。(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