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绣娘获总理赞誉:绣出“民族之美”“勤劳之美”

15.02.2015  19:44

肇兴侗寨绣娘邓怀云。 贺俊怡 摄


肇兴侗寨绣娘杨文文。 贺俊怡 摄


肇兴侗寨绣娘钟声佩。 贺俊怡 摄

 

  中新网贵州频道2月15日电 题:贵州黎平绣娘获总理赞誉:绣出“民族之美”“勤劳之美

 

  记者 张伟 郭金超 蒲文思

 

  始建于南宋年间的贵州黎平肇兴侗寨,是目前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有1012户民众。

 

  2月14日下午,25岁的肇兴侗族女孩邓怀云见到记者时依然沉浸在兴奋中,“太激动了!”刚刚毕业2年的大学生邓怀云从来没有想到,因为刺绣而与总理交流。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总理2月14日在贵州肇兴民族手工艺作坊考察传统手工艺展示及带动产业扶贫情况。“当时我们绣娘就坐在火盆边,总理就进来了。”肇兴侗寨绣娘杨文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我们心里非常激动,都站起来了都围着他,跟总理一一握手。

 

  “产品怎么卖”、“绣一件需要多长时间”等是总理与绣娘交流的话题。随后,总理对绣娘们说,你们一针一针绣出自己的幸福生活,既绣出了侗寨之美、民族之美,也展现了你们的勤劳之美。你们足不出户为家庭创造财富,是家庭功臣,更是侗寨文化传承的功臣!

 

  总理的赞誉让从事刺绣30多年的老绣娘钟声佩大受鼓舞。“因为从小就爱好民族刺绣一直坚持到现在。”钟声佩说,以前还愁销路,现在刺绣都远销海内外。

 

  杨文文告诉记者记者:“通过刺绣不仅能增加妇女的就业,创造收入;还可以就近照顾老人跟小孩。

 

  刺绣成为贵州民族地区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大学学美术的邓怀云想“让民族刺绣与时尚结合”或者与外来企业合作实现民族底蕴与现代工艺的无缝对接。

 

  邓怀云的想法一定程度与贵州省力推的“锦绣计划”不谋而合。“锦绣计划”于2013年7月正式启动,旨在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弘扬少数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绣女在家就业,改善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的乡村现状。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锦绣计划”是贵州2015年须扎实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按照计划,到2015年,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重点培育50家优强企业、100家专业合作社;贵州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人民币,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带动125万人脱贫。

 

  作为“锦绣计划”的一员,钟声佩告诉记者,她自己创办的民族刺绣服饰厂便带动100多位妇女在家就业,未来还想再扩大规模。

 

  临末,钟声佩说自己与总理握手时曾邀请他在侗寨过年,总理说谢谢;但她还有点“遗憾”——没有邀请总理明年再来黎平看看,对头记者的视频镜头钟声佩说:“总理您有时间多到我们侗寨来,看看我们的业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