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贵都高速 黔南蔬菜涌入贵阳“找钱”
■核心提示
上世纪80年代底,贵阳在黔南州惠水、罗甸、龙里等地建设了一批“三线”蔬菜基地,以提高贵阳市的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时间一年年地过去,贵阳的蔬菜需求与这批基地的供给能力同步增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受制于两地的交通状况,这批蔬菜基地增加的供给量却没有释放到贵阳市场上。
2011年,贵都高速的通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它覆盖了贵阳大部分“三线”蔬菜基地,拉近了贵阳与“三线”蔬菜基地的距离,降低了菜农的运输成本。与此同时,贵阳市场也吸引着黔南州更多蔬菜基地的目光,他们循着贵都高速到贵阳“找钱”。
贵都高速通车,龙里蔬菜进筑成本“立降一毛”
由于海拔较高,冬春季节气温低,每年11月至次年5月,贵阳市场上的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缺口较大。而黔南州海拔低,茄果类蔬菜播种时间能比贵阳提前一个月至一个半月。于是,上世纪80年代底,贵阳在黔南州罗甸、龙里等地建设了一批“三线”蔬菜基地,以补上贵阳市场的缺口。每年,贵阳市都会派蔬菜技术人员到当地,指导农民盖棚、育苗、种植,定期开展培训,发放种子、地膜、肥料补贴等。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三线”蔬菜基地的面积、供给贵阳市场的蔬菜量都大幅增长。每年4—5月,这批基地的蔬菜就会走上贵阳市民的餐桌。然而,交通状况极大地限制了两地的蔬菜流通。
今年40岁的冯志强是龙里县龙山镇莲花村小草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目前,小草帽合作社有蔬菜基地3万多亩,每天的蔬菜供应量约2万斤,其中,60%销往贵阳市场。说起贵都高速,他是感慨颇多。冯志强回忆说,贵都高速通车前,龙里运往贵阳的蔬菜主要走贵新高速,需要四十分钟的车程;2011年,贵都高速通车后,菜农开始改走贵都高速,从龙里出发,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贵阳。
“千万不要小看这十来分钟!我们合作社主攻贵阳市场,其中包括省直各机关单位、高校食堂。快了的这十来分钟,就成为我们供货给食堂的竞争优势。”更关键的是,与贵新高速相比,冯志强拉一车蔬菜走贵都高速的过路费要便宜150块,“七七八八算起来,每斤蔬菜的成本可以下降一毛钱哦。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对贵阳市场的开发力度。”
看中商机,黔南众多蔬菜基地纷纷“携菜进筑”
贵都高速的惠及地,不仅仅是“三线”蔬菜基地。包括都匀在内的黔南州其他地方的蔬菜基地,也看中贵都高速通车后带来的商机,纷纷“携菜进筑”。
隆冬时节,都匀市墨冲镇良亩道芬合作社依然格外热闹,上百名工人在基地里忙着采摘蔬菜,进行分级和包装。“这些蔬菜一部分送往粤港澳,一部分送往贵阳。”都匀市良亩道芬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陆道芬说。
都匀市墨冲镇良亩道芬合作社目前有蔬菜基地1万亩。这几年,得益于交通的改善,特别是贵都高速的修建,合作社运往贵阳的蔬菜逐年增加。“以前,蔬菜运输只能走贵新高速,从基地到贵阳需要四五个小时。贵都高速通车后,这一时间缩短到两三个小时。市场好了,我们供给贵阳的蔬菜也越来越多。以前是每三天一趟车,现在是一天一趟车哦。”陆道芬估算了一下,“走贵都高速,一车的蔬菜能够节省1000多元。”
2013年9月,贵阳和黔南州政府签署了蔬菜保供合作协议,利用贵阳市价格调节基金补助200万元,在都匀、惠水、罗甸、龙里4县(市)实施了2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保供基地。陆道芬争取到了1000亩的保供基地项目,每年能够向贵阳市场供应3000吨蔬菜,“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只有有空,我都会开车到贵阳了解蔬菜行情。”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黔南州蔬果办主任李琼芬说,目前,黔南州有蔬菜基地180万亩,蔬菜年种植面积320万亩次,产量600多万吨,每年大概有50万吨—70万吨进入贵阳市场。今年底,惠罗高速通车,罗甸到贵阳的车程也将由5小时缩短到1个半小时左右,届时,黔南进入贵阳的蔬菜还将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