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南明河航道工程年底开工 以后可坐船游河

15.01.2016  11:37

               

        近日,贵州省招标投标网上关于“贵阳市南明河航运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公告”的招标信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经自媒体碎片化传播,引起深居内陆的贵阳人乃至贵州人的聚焦。

        记者近日采访整理了南明河航运“简史”,并独家专访贵阳市海事局副局长丁勇,先行打探南明河航运建设工程初步方案的细节,了解到南明河航道的基本面目。

        南明河航运工程,年底将开工。

        南明河航运可追溯到明清

        两岸柳枝飘摇,河中泛舟几许。君不要以为这是对江南小城的素描,历史上的贵阳城有南明河、市西河、贯城河纵横其间,河上修建很多桥梁。人们散步,常有流水相伴,贵阳曾经也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流水小城”。

        南明河的航运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后来随陆地运输的兴起和枢纽的完善,这条河的主要功能逐渐演变为城市防洪河道。

        明清时,巡抚对南明河进行河段开发,以货运为主。它不仅是周边省份进出贵阳的交通曲径,也是百姓独木荡舟、来往于河两岸的交通要道。

        最为著名的当属原贵阳一中桥码头,古代这里称为“两江口”。这名称,源于市西河在文化路与雪涯路交叉口不远处汇入南明河。光绪三十二年,“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贵阳一中前身)迁至两江口,因河面没桥,当局在河两岸兴建了码头,并建造一艘能载50多人的渡船供学校师生通行,码头称为“南渡口”,船也是那个时代贵阳唯一的一艘大船。除了赫赫有名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外,附近还有多所文武学堂。

        直到1938年,因河水湍急渡船倾覆,造成12名学生溺亡的悲剧,学校教师联名上书要求修桥。那时桥虽然没有修成,为避免再出事故,政府在两岸码头上立了石柱,中间用钢索相接,钢索上套铁环,渡船系在铁环上,从而取消了划渡,摆渡人两手抓住钢绳交替前移,这样的摆渡方式一直持续到解放后。

        1969年,中苏爆发边境军事冲突,出于战备需要,政府决定在两江口建一座桥。当时正好处于文革最动乱的时候,这座桥稀里糊涂上马,1972年才竣工,但不能走车。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加固整修,这座桥才得以使用。桥从设计建造开始一直没有好好命名,人们就约定俗成地称呼其为“战备桥”“一中桥”。

        如今,一中桥早已消失,在原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铁桥,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筑城广场上的诸多桥梁之一。

        有水就有桥,那时的贵阳城内外,凡有南明河的地方,都有很多座大大小小的桥梁。只不过那些桥梁因交通功能的萎缩及桥梁质量等因素,十有八九今天已经不存在。现在,桥大多也淡出人们的关注视野,融为城市公路中的一部分。

  坐船游南明河不一样的心境

        曾经的“流水小城”,变成了今日纵横阡陌、繁华的都市。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对旧时的时光深藏无限的眷恋。

        在解放桥贵惠路生活了70多年的张玉生,每天都要晨练,沿南明河畔一路步行到阳明路,并在河边和老友相聚钓钓鱼、下下象棋。

        南明河边,有他难忘的儿时眷恋,河中捉鱼虾、与小伙伴游泳嬉闹的场景,时常浮现在老人的脑际。

        张玉生老人感叹地说,城市建设的步子太快,今天出行的便利固然是好事,但同时也感觉到少了许多“零距离”接近母亲河的乐趣。

        听说南明河要建旅游航道,每天河里都会驶过一艘艘旅游船,老人激动不已。他期盼着航道建成后,带上孙子上船渡河,在船上给娃娃们讲讲自己小时候不一样的乐事趣事。饱览现在河两岸繁华的房屋建筑和人文景观,老人颇为期待,“虽是同样的河,但肯定有不同的景趣和不一样的心境”,老人笑眯眯地把手中的鱼竿熟练地、爽爽地掷向涟漪荡漾的河中。

        过船闸坝刺激的体验

        明清以来,南明河建设航道的各种设想和期望,一直不断。

        2011年和2012年,随着国发2号文的出台,南明河的航道建设和开发正式有了“顶层设计”。贵州省政府也在2012年批准了贵州省水运发展规划,将南明河航道旅游工程列为2016年计划开工的项目。

        2014年,贵阳市政府批复了南明河旅游航运开发专项规划,2015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形成,开始进入实质性的研究论证阶段。

        南明河航运工程建设是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的重点项目之一,贵阳市政府出台了市级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将南明河航运工程建设项目安排作为全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根据规划,6.8公里航道的建设包括疏浚工程、航标工程,小型翻板坝及船闸工程、停靠点、保障系统工程、交叉工程等多个工程。

        “航道要疏浚,增设能够全程通航的小型翻板坝和船闸设施”,贵阳市海事局副局长丁勇介绍,贵阳南明河地处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无冰,河道宽度和河流流量能够满足小型客船通航的需要。南明河在贵阳城区的河段公里总数有36.4公里,之所以选择花果园解放桥至水口寺红岩桥建设航道,是考虑开发的可行性和价值最大化。

        按水上客运旅游航道标准建设的设计初衷,建成后这6.8公里可实现中小型水上客运旅游船的全程通航,畅行无阻。

        “水深只要达到1米,水宽只要达到10米,通航行船就没有问题”,丁勇说,要使每个区间的河水满足行船需要就得建设闸坝,以便科学调节水位。经过考察,待建设的航道宽度已经满足条件,重点是将每个区域的船舶吃水保证在0.6米即可,这些所需的技术也是成熟可施行的。

        丁勇介绍,过船设施的建设是为了让船舶在所需水位过船,通过水位切换,或是升船机、沉降箱或是巨型“抓手”,将一艘艘船舶直接过渡到下一级水面上,这个七八分钟的过程不仅促成“全程通航”,也可以让船上的游客得到“超越”“跨越”体验,好比大家游玩桂林两江四湖过船时感受到的惊喜和刺激。具体是用哪种方式过船,海事部门将根据各区域的地势条件分类设置。

        开行的船舶分为两种,一种是25座的小型船,一种是50座的中型船舶。两种船型的宽度分别是2米和4米。船上将配备救生圈、救生员、GPS导航定位系统、报警装置等安全设施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旅游附属设施,开行船舶的驾驶员也要持有船员证和驾驶证。

 

        侧重打造“黄金旅游带”

        提到一些媒介对南明河“水上公交”的叙述和误读,丁勇解释,南明河航道工程建设,重点并不是在航道上开设公交线路和班线客运渡轮,更侧重于旅游航道的建设,依托于前期航运基础设施,打造出贵阳市的“南明河黄金旅游带”。

        记者了解到,贵阳市旅游产业,目前在中心城区存在对省内外游客“留不住”的问题,因为缺少更多吸引游客的景点,大多数到贵阳的游客,花个数小时,就将甲秀楼、黔灵山公园“到此一游”了。尤其是在贵州高速公路连线成网,便利交通下,游客大多便把贵阳市区当成途经之地,最多也就是在此吃住一下,住上一晚,即日起程前往周边其它县城的景点。因此,增添南明河旅游航道,可让游客“留下来”、慢慢游,充分感受这“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的更多魅力。

        根据《“爽爽贵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总体规划(2012-2020)》,贵阳市政府将规划建成以南明河为主轴,串联三江口、花溪区滨水路文化街区、河滨公园、筑城广场、甲秀楼、蓝蝴蝶中央商务区和乌当区水东滨河文化旅游街区的夜游南明河项目。届时,一期建设开发的6.8公里旅游航道将成为一条“生态长廊”和“旅游黄金水道”。

        届时,贵阳市将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经济的优势,形成生态旅游和都市文化旅游即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多层次、多视点的旅游立体格局。

        当然,贵阳市民也可以通过航运交通出行,起到缓解路面交通拥堵,成为贵阳城市综合运输体系的一个补充。

        甲秀楼码头是控制性工程

        记者了解到,南明河航道建设开发中的甲秀楼码头将是重点控制性工程。

        在国内已有的旅游航道中,目前还没有一条航道如同南明河航道这样,在航线上有国家级文物保护景点。

        位于城南南明河上的甲秀楼,是明代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成的。后来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朝时,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的甲秀楼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朱梁碧瓦,三层楼宇,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的甲秀楼,南明河水正好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作为明代古建筑,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的甲秀楼是贵阳历史的见证,也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是来贵阳的旅客需去参观游览的胜地。

        “考虑到文物的保护,这个节点的工程设计就更加谨慎和精准”,丁勇说,8个码头的设置中,甲秀楼的码头设计最关键,目前该局设计了两个码头放置方案,正在由贵州省文物馆保护局报国家文物保护局审批。

        码头的设置必须不影响及破坏到保护区域。丁勇透露,甲秀楼的码头很有可能是设置在甲秀小学旁边,船舶从防洪通道出入。

        根据规划,在6.8公里水域中,将规划修建4座过船设施,沿线修建8个码头停靠点,每一个停靠点中型船舶可以驶入泊位来设计。

        防洪与生态绕不开的两大议题

        南明河航道的建设,还要考虑到河道的排污系统以及是否因此降低河道防洪能力。

        贵阳市海事局此前和现在对南明河航运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多次邀请省内外著名航道专家以及环保、水利部门的专家一起,对航道建设的社会风险影响、节能环保、生态环境、防洪功能进行充分调研。

        这些都具体到各个河段的设计水位是多少,通航正常水位设置多少,航道水位要求在现有排污沟盖板的0.5米以下、丰水期如何调节处置过多的水以便泄洪,如何不破坏已经形成的水生态环境系统等等。

        此外,为确保河水生态环保,下水的旅游船舶也将坚决采用LNG等新能源、新燃料,开行环保型船舶,决不能污染到河道,影响水质变坏。

        记者了解到,经过贵阳市政府多年来对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南明河的五条支流都得到了有效治理,水质得到了提升,这些恢复生态的措施为南明河航道的开发创造了前提条件。

        山水相伴,风生水起,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佳境。其实,现在已有不少开发商瞄准了南明河,几个房开项目就着力打造“黄金景观”。在贵阳电厂原地址的保利·凤凰湾、保利国际、筑城广场旁的依水丽都、下游的中天·未来方舟等沿河景观相继投建,已开启贵阳的“滨河时代”。

        随着南明河航道旅游工程的启动,后期景观工程、灯光亮丽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建设的逐步施行,会让生态贵阳城更加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