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大气细粒子和大气污染化学重点实验室建成

03.12.2015  19:55

    12月3日,贵阳市大气细粒子和大气污染化学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意味着该实验室建成。据悉,在三年项目建设期内,实验室研究成果显著,并首次建立我市污染源成分谱数据库。

    2012年,贵阳市科技局正式立项启动该实验室建设。三年来,课题组建成了贵阳市大气细粒子与大气污染化学重点实验室,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创新研究室、大气细粒子监测分析与污染防治研究室、大气污染化学与大气环境监测研究室、汽车尾气治理研究室等部门,实验室面积约200平方米。

    项目建设期内,实验室对贵阳市春、夏、秋、冬四季大气颗粒物(PM10、PM2.5)的污染特征与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大气颗粒物中危害较大的汞、铅、有毒有害组分进行了长时间检测分析及深入研究,首次建立了贵阳市污染源成分谱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内贵阳市内不同地区污染物数据分析,编制了《贵阳市大气污染治理科技攻关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的指南和实施方案》建议报告、《控制贵阳市大气细粒子与大气污染的途径与对策建议》报告,为降低贵阳市乃至西南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服务与技术保障。

    此外,项目期内,实验室还与省市环科院、中国科学院地化学所、贵州大学等单位在大气科研领域及关键技术开展协商与合作,建立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创新联盟,支撑开展和实施大气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眼下,实验室已成为我省开展大气污染相关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大气污染关键技术问题、培养环保高层次人才及进行学术交流的基地。(韩国营 记者 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