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就业咨询专家做客“星期天特别服务热线”
就业咨询专家做客本报“星期天特别服务热线”,与求职者共话就业——
初涉职场 骑着马儿好找马
本期话题
进入6月,2014年高校毕业季、求职季随之来临。据关部门统计,今年全省26所高校毕业生有10.5万人,相比去年增加近万人,总计约11万高校毕业生需寻找工作。占据所有求职者30%的高校毕业生,该怎样调整心态,作好准备,觅得心仪工作?
昨日下午,贵阳市就业与职业技能开发中心主任刘锡秋等就业专家,做客本报“星期天特别服务热线”,支招高校毕业生求职。
昨日下午,贵阳市就业与职业技能开发中心主任刘锡秋、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袁平、贵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王育皓,做客本报“星期天特别服务热线”,详解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对求职者进行指导。
据教育部门的统计,贵州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10.5万人,相比2013年增长近一万人,其中贵阳地区高校毕业生超过6万人。据有关部门调查,我省高校毕业生有在贵阳就业意愿的占60% 。从以上数据分析,今年需在贵阳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8万人左右,加上省外高校贵州生源返乡就业和往年还未就业的约有3万人,总计约11万高校毕业生需在贵阳市寻找工作。
那么,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前后应该持何种观念、怎么做,才能顺利就业呢?专家建议,高校毕业生应尽量选择就地就近就业,降低就业成本;摆正心态不挑不捡,以就业为目的;参加各级政府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职能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先就业再择业。
从许多职业成功者的经历来看,他们的求职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在初次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往往经历过多次选择、尝试,才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对职业成功者而言,就业的难与易是相对的,更多取决于恰当的职业定位及自己为之所付出的努力。
(记者 李强 胡波)
热线互动问答
政策支持 鼓励自主创业
问:目前有哪些政策帮扶毕业生创业?
答:从去年到今年,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涉及到创业培训、创业奖励、资金扶持、金融支持、税收减免、小额贷款、场租补助、项目推荐到创业孵化。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工商营业执照,到贵阳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办理贷款。男生可贷款8万元,女生的则是10万元。
就业标尺 有学历还需有能力
问:具体哪些专业紧俏、哪些专业较难找工作?
答:据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目前紧俏专业有市场营销、工民建、机械加工等专业。难就业的专业,有文史类、新闻类、外语类、计算机(普通应用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4月、5月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单位对学历的需求情况来看,对中专和大专学历需求增幅明显,学历不再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唯一标尺。
求职警惕 遇招聘违规可投诉
问:那么用人单位有哪些行为属于违规,求职者何以维护自身权益?
答:招聘单位常见的违规行为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收取押金,扣留毕业证、身份证等,工资待遇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不缴纳社会保险等。如招聘单位有上述行为,求职学生可以向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袁平建议,大学生求职,可到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以及正规的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本报记者 李强 胡波
■就业金点子
第三产业就业竞争小
嘉宾刘锡秋表示,受产业转型和国家经济整体下行的影响,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数据显示,贵阳市各类人力资源市场中,物流、商贸、金融、酒店、旅游和餐饮行业用工需求持续走强,是提供就业岗位和吸纳就业的主体,占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
刘锡秋分析,应聘第三产业竞争力会小一些,而高校毕业生也有学历优势。
大学期间多参加学习实践
在现阶段的人力资源市场,专业不对口是一个普遍现象。对此,刘锡秋建议大学生们,学习期间多参加学习实践,增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实际工作能力;积极主动地对相近专业进行学习了解,丰富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储备;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做一个复合型人才。
记者 李强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