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古渠50年未维护多被填埋 曾护城千年不涝
眼下正是雨季,很多城市遭遇内涝,上演了一部部看海去,捉鱼去的故事。然而就有这样一座近千年的古城赣州,从未被水淹过。记者在惊叹古人的智慧时却发现,从前的存在了近千年的沟渠、水塘等发达的排水系统正在被填埋,因为城市要发展,要建设高楼大厦。我们担忧,千年不涝是否会成为历史?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又能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什么呢?如何将古代智慧与现代智慧结合在一起,是我们即将面临的一个课题。
千年古城,面临暴雨,再度经住考验。
2014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江西、广东、广西等省遭遇特大暴雨,短短几天里,降雨量一次次刷新记录。广州、深圳、南宁等城市都成了一片泽国。而同样被暴雨袭击的还有江西省赣州市。赣州有两条江水穿城而过。暴雨期间,江水水位一路飙升,然而整个城市在暴雨中却再度安然无恙。特别是老城区,甚至没有积水,市民生活丝毫不受影响。
当地市民告诉再大的雨这个水不会进来里面,再大的雨都不会,它最多就是这个水流,最多是停到了这个位置,再大的雨水它最多走到这里就没有了。
李师傅在这条街上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告诉我们,赣州老城区在历次暴雨中几乎从没有积过水。因为就在他脚下,隐藏着一个北宋年间修建的下水道,名字叫福寿沟。住在这儿的居民都知道它神奇的作用。
赣州市民:我们这里是肯定没有的。这是肯定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比如说如果是下大暴雨的话,那么这边会有积水吗?
市民:没有,这个没有。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这水是很快是排走了吗还是?
市民:对。很快。它到处都是直沟的。
当地居民说,赣州是座多雨的城市,每到暴雨,两江洪水都会上涨,但福寿沟让他们的赣州城在暴雨中一直安然无恙。
赣州市民:这里我们赣州市,还没雨(水涝),特别是这条巷子。这条巷子我以前在这里长大的,我知道没有出过水涝。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您多大年纪?
市民:我六十七了。
就在周边城市都变成水城的时候,赣州的滔滔江水只是老老实实地停留在河道里。那么福寿沟真的有这么神奇?到底它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呢?我们来到老城区,一探究竟。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这里呢是在赣州老城区的均井巷,我旁边呢就是一口福寿沟的沉井,那么通过我们镜头呢,我们能看到这个井内部分的情景,那么沟下面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我们一起下去看一看。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井口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窄的。
福寿沟的沉井口只能容一人上下,顺着3米多高的梯子,记者下到井底。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沟下呢,因为整个空间比较狭小,所以说人只能是半蹲着,根据我个人的目测可以感觉到,这个沟的宽度呢是一米左右,它的高度呢有一米四左右,因为整个福寿沟呢它是雨污合流所以说很多居民的生活用水和污水都会排放进来,沟内呢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这个水流的速度相对来讲呢还是比较快的。福寿沟呢,它是由宋代的青砖和这个马条石构建而成,史书也记载,整个福寿沟的长度是12.6公里。
在井底,我们终于见到了900多年前修的下水道——福寿沟。借着安全帽的灯光可以看到,前面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砖砌通道。那么它的全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这里是在赣州市的城市规划展示馆,我们刚刚去过的均井巷呢从这个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就是这条街巷,那么这个模拟的动态地形图可以说是展示了整个福寿沟的全貌,史书记载,全长是12.6公里,占地2.7平方公里的福寿沟它又是如何来完成排水的呢?
在赣州市博物馆,我们从《赣州府志》上找到了关于福寿沟的记载,这是一条建于北宋的排水沟,由当时的知州刘彝修建,因为排水沟的走向很像篆体的福字和寿字,因此被称为“福寿沟”。
原赣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陆川: 这个以北是个“寿沟”,这个以南是“福沟”,那么他这个西北之水,是往贡江和章江排,东南之水是往壕沟排。
陆川馆长告诉我们,福寿沟的设计利用了赣州老城地势,中间高,江边低的特点,有意增加沟的坡度,加快了排水速度。除此此外,沟里排水快,不存水,还要归功于很多与福寿沟相连的大大小小近百个水塘。
原赣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陆川:通过这个水排到这个池塘以后,通过蓄洪以后,等水稍微沉淀以后,他再通过咱们这个下水沟,城墙周边咱们这个大概有8000米的城墙,城墙周边有12个排水口,通过这12个排水沟往张江、供江以及河塘往外排。
在赣州的涌金门外,我们找到了福寿沟的一处排水口。这个水窗的闸门会借助水力,自动闭合,设计十分巧妙。
原赣州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馆长陆川:当江水超过这个水位的时候,他就会把拍门自动关闭,就是防止这个水倒灌,当江里面的水水位低于里面的水的时候,他里边的水会自动把拍门冲开,往外排水,形成了第一个很科学的生物链。
古老的智慧结晶遭遇现代蚕食,究竟还能撑多久?
走访赣州老城福寿沟让我们再次惊叹古人非凡的智慧,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古城近千年来一直引以为豪的地下管网正在一点一点被现代化的脚步所蚕食。曾经支撑古城抵御暴雨洪水的千年沟渠和水塘正在消失。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我这里是在赣州市的荷包塘街,当地的居民告诉我们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在很久之前,这里有一个名为荷包塘的水塘,然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硬化的水面和楼房。其实福寿沟之所以能够起到抗洪排涝的作用,就是因为它周边星罗密布了大量的水塘,起到了蓄水调节的重要功能。然而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这些幸存下来的水塘究竟还有多少?它们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