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迎来“交通+”融合发展新时代 大交通释放大活力

03.05.2016  12:17

弯道取直走新路

——贵州迎来“交通+”融合发展新时代

    今年4月,起于仁怀市茅台镇,止于赤水市区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

    喜讯传来,近160公里公路沿线顿时成为贵州最为“吸睛”的风景线,红色文化、丹霞幽瀑、国酒历史、航运风情等随着路的延伸一览无余。这条省地共建,以“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为定位的旅游公路,像项链串珍珠一样把沿线颇具禀赋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给游客的同时,带动“路、景、产”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体现了交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突破。未来,这条河谷旅游路将焕发出生态路、产业路等勃勃生机。

    这不禁让人联想,“申遗”成功的荔波因“陆空并进、内优外快”的立体交通构架,迎来游客“井喷”增长,推进世界级旅游景区发展质的飞跃。全省旅游因“通道效应”迅速升温,逐步打破门票经济束缚,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通过“快旅慢游”让绿水青山转化为百姓富有获得感的“金山银山”。

    交通“天亮”了,受益的不仅是旅游。各级地方政府、干部群众、各行各业因路而谋、因路而兴、因路而动。行走在贵州大地上,无处不感受到大交通释放的大活力、大效应。

    此时节,大方县城郊机器轰鸣,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发展的“实体”恒大城建设如火如荼,已然落户杭瑞高速公路遵毕段与黔大高速公路交汇的附近区域,正是看准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去年底县县通高速的实现,高速公路修通全省所有贫困县,吸引一大批实力企业落户贵州,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次第开花。大交通助推大扶贫的景象在乌蒙山、武陵山、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随处可见。老百姓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

    因杭瑞、银百两条国家高速公路去年底在湄潭县交汇,为茶旅一体化发展打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道,湄潭这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更显活力。

    立体交通使山区城镇“孤岛”走向交通圈、经济圈的集群发展,黔中经济区、毕水兴特色经济带、黔北综合经济区和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发展恰似因交通而被激活的一池春水。

    今年4月,贵州省继开通贵阳至普吉、大阪、台湾等国际、地区往返航班后,开通了贵阳直飞首尔航班,又增一条贵州与国际间要素流动的空中走廊。航班航线不断新开加密,是大交通促进大开放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加快构建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通村公路为基础的四级公路网,全省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使贵州具备了把“山珍”卖向全国的物流条件,极大撬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的快速推进,将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早品广东菜、午食酸汤鱼变成现实,从贵阳出发至北上广深实现朝发夕至。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秉持交通引领经济、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从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各个交通领域共同发力开展一系列交通会战、攻坚行动,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质增效。

    交通兴、百业兴。“小省办大交通+”的成功实践,让贵州将地理优势迅速变为区位优势,为区域间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回眸“十二五”,贵州省交通建设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城镇繁荣相得益彰。各地原先单一渴盼的“经济大通道”,如今正逐步升格成为内涵丰富的“大通道经济”。

    贵州人用弯道取直的智慧,在后发赶超的征程中,让大交通成为凸显大区位、引领大产业、助力大开放、促进大旅游、助推大扶贫、推动大物流、支撑大数据、激活大城镇、带动大投资、改善大民生等方方面面的强大“引擎”,正彰显出多维度的激活效应。

    各级党委政府意识到,只有主动将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与交通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激发“交通+”效应,调结构、转方式,贵州才能在大交通助力下迈出一条新路、赶出一种速度、超越一种高度。

    “未来五年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我们将立足交通创一流、跳出交通谋发展,在织密交通网、做优结转点、提升服务力上下功夫。”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秉清引发深思,“我们也期望各地干部群众携起手来,围绕‘交通天亮了我该怎么办’开启思路,以‘大交通+’为命题,着力提升通达性和延伸度,写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文章,激发活力促进大发展”。(刘力维 萧子静)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