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党员干部心贴心为民服务

30.08.2014  18:07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30日电 秋雨过后,清风习习。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玉溪镇水利站负责人王忠琦第六次来到大路村建强组董运国家里,看着白花花的泉水哗哗哗注入新修的小水窖,心里心里踏实了许多。

    王忠琦介绍,大路村建强组石漠化十分严重,群众长期饮水困难。今年镇里抢抓实施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的机遇,通大水池配套小水窖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难题,工程进度和质量一直是他牵挂的大事。

    类似这样的事,如今在道真不胜枚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将活动开展与深化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相结合,深入基层问需求,换位思考办实事,完善机制抓服务,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在黔北边陲掀起了为民服务热潮。

    把服务融入群众

    公共服务,个性服务,延伸服务。服务群众,就要融入群众。

    为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道真把服务群众的阵地前移,直接渗透到群众的生产经营、日常生活。

    截止目前,建成完善县政务服务中心,20多个部门300余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入住大厅,设立了19个办事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阳光下作业、联合式审批”的运行模式,以“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用办成、在承若日内办结”为工作要求。全县14个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将需要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的民政、计生、林业、扶贫、新农村建设、养老保险等服务事项进行集中办理,并实行导办制,安排专人给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形成接收、代理、受理、回复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高效运转的办事方式,对办事程序规范、工作人员身份职责、服务标准等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贫困户是农村的特殊群体,特别需要关爱。道真建立了结对联系帮扶台账,每人都有一名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同时,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纳入经常性联系服务范围,在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置活动室、开通亲情电话、安装联网电脑,定期组织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免费与在外亲人联系。

    针对群众的服务需求,83个村(社区)在便民服务大厅或农资超市引进开设了金融服务代理业务,方便群众取款、转账,代交电费、话费,为农户提供网上购票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