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抗战那些年在贵阳工作过的外国医生们
27.05.2015 21:37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杨凯博):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批怀揣世界和平梦想的国际医疗志愿者参与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先后分三批经香港抵达当时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地贵阳。
在中国工作的日子里,国际医生们不但给自己起了中国名字,还利用夜晚的空闲学习中文。当我们来到贵阳图云关时,这里已经变为绿树成荫的森林公园,树林里不时可见舞蹈和晨练的居民。当年,就在这个山坡上,一间间用竹子和稻草建成的简陋房屋就是医生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这些简陋的竹屋也一直被保留到70年代才逐渐拆除。在这个战地医疗基地中,主要工作语言之一是英语,不管是病历的记录还是指引通往不同方向的路标都会使用英语标识。因为取暖不便,在山中寒冷的季节里,不管是医生,护士还是病人都不得不忍受着严寒的考验。这里使用的家具也非常简陋,门板被改成书桌,竹制的躺椅稍加改造成为了手术台。可不管自然环境多么恶劣,工作条件多么艰苦,这里始终弥漫着欢乐、歌声、微笑和专业的学术氛围。
国际援华医生们在图云关不光收获了工作的快乐,还有人还收获了浪漫的爱情。来自保加利亚的甘杨道与并肩战斗的中国护士,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张荪芬结为了夫妻。战争结束后,他们一同回到了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政府为了表彰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卓越贡献,特授予他“共和国勋章”。1983年,甘扬道夫妇来华探亲期间,将他们珍藏的文物和历史照片捐赠给了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27.05.2015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