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四磐石”筑牢基层组织“根基”
为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大转变、服务水平大提升,贵州省金沙县依托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督查考评、提升服务这四块“磐石”,筑牢基层组织“根基”,强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
阵地建设,打造便民服务阵地
2014年以来,金沙县在乡、村、组三级分别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室)、便民服务点(群众说事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25个乡(镇、街道)均已建立了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的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合医、社会养老保险、民政、计生、党务、综合服务等窗口;241个村(社区)已建立了办公楼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便民服务站(室),有的便民服务站还单独设立了合医、养老保险、计生等窗口,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便民电话、远教设备、桌椅等办公设施设备;在村民组普遍设立便民服务点(群众说事点),配备了饮水机、茶叶、桌椅等必要的物品。
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级队伍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不走秀、服务落实处。”这句流传在金沙驻村干部中的顺口溜,成为驻村干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今年,金沙县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选派665名驻村干部组成133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分赴全县25个乡(镇、街道)的133个村(社区)。
在选好配强村干部、驻村干部队伍基础上,金沙县还选聘了215名“名誉支书”,聘任182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名誉村主任”,为壮大基层服务队伍凝聚了“新能量”、注入了新动力。
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名誉村支书、名誉村主任通过帮助任职村制定发展规划、引进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产业、参与精准扶贫等方式提供服务、发挥作用,着力破解农村发展缺少思路、资金、项目、人才等难题。例如,新化乡联合社区名誉主任黄毅和陈响荣回乡与社区干部一道,通过“望、闻、问、切”多途径摸清社区发展的基本情况、找准制约发展的原因,“对症下药”制定了“2014年至2019年联合社区发展规划”,切实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来带动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以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助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182名“名誉村主任”均已通过各种方式履职服务,累计捐赠资金1130万元,帮扶建设基础设施项目20个,新增产业项目19个,直接解决就业716人。
督查考评,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2014年,金沙县委组织部将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考核乡(镇、街道)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分值权重占组织工作年度考核总分的70%,考核项目为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落实效果三个板块,考核时重点通过到服务对象中实地了解情况,突出对落实效果的考核(占总分80%)。全年在3、5、7、9月分别召开1次现场推进会,12月召开总结会,每次会前,均开展一次考评工作。每次推进会上,考评排名前三位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作交流发言;视工作推进情况,会前确定整改表态发言对象。县委组织部将对连续两次考评排名后三位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目前已开展了2次现场推进会,开展了3次考评工作,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该项工作深入开展。
提升服务,创新联系服务方式
自金沙县开展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以来,群众对乡、村干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群众感受最为明显的两点,一是找人办事方便了,二是干部的态度好转了。服务质量的提升,缘于服务方式的转变。一是实行最严格的值班服务制度和村“两委”公章管理使用制度,要求星期一到星期五必须有人在村办公室值班服务,公章只能放在村办公室,确保群众随时到村办公室能找到村干部,对常规性的工作事务随到随办,避免了群众办事几头跑、找不到人、找到了也办不成事的情况;村委会公章由当天值班人员负责管理,公章使用必须登记,必须在需要盖章的材料上签署经办人姓名,改变了过去村干部争着管公章的情况。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推行上门服务、代办服务、预约服务、党内关怀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机制,“上门服务”做到重点对象清楚、服务事项具体、上门服务到位、回访跟踪及时;“预约服务”做到预约操作方便、时间安排灵活、承办人员明确、告知交待清楚;“代办服务”做到特殊困难群体优先、能代则代、主动代办、不计报酬;“党内关怀”做到思想上沟通、生活上关心、生产上帮扶、政治上关怀。
依托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督查考评、提升服务这四块“磐石”,筑牢了基层组织“根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的服务理念得到转变,服务意识明显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金沙县活动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