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黄敏)金沙县自2013年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已创建有慢病自我管理小组91个,社区覆盖率35.26%,为全县56万父老乡亲描绘出一幅“活力金沙?健康新城”的美丽蓝图。
据介绍,该县县委、政府将其列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并列入当年的“12件民生实事”之一,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期间还印发《全县广泛开展工间操活动的通知》、《建立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制度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健康意识,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当来即在省财政划拨经费20万元,县财政划拨项目配套经费30万元,共计50万元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次年则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全面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为了深入根本抓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动态掌握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和主要慢性病的流行和防控情况,随即启动监测机制, 一是坚持“月报、季审、年汇总”,县疾控中心将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形成一套系统反映全县慢性病的防治资料,分析当前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干预领域,研究主要策略和应对措施;二是坚持“部门协同、督查考核”,不断完善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实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检查组不定期对各监测报告单位开展督查和现场指导工作,同时将督查结果纳入对医疗卫生机构责任制考核。现目前网络覆盖全县2个二级医疗机构、25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慢性病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大提高了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
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多渠道、多载体、多层次地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和行为方式引导,为辖区群众营造出关心、支持、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联合县新闻中心制定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计划,与县电视台、《今日金沙》报社开设“卫生与健康”栏目,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二是在城区主要干道设置户外广告牌,在车站、社区宣传栏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画,结合广场、酒店、银行LED电子屏进行立体宣传,并利用节假日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并为群众提供免费健康检查;三是与全县幼儿园、中小学联系,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课,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专栏等形式宣传合理膳食、学生营养、口腔保健等健康知识,并要求课程不少于2学时。
据了解,2014年该县投入20万元在城区内建立健康知识一条街、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多处活动场所,利用这些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一是联合社会群团组织发展秧歌队、柔力球队、腰鼓队、乒乓球协会、太极拳协会等社会健身活动团队21支,在节假日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培养群众良好的健康习惯;二是面向全体人群,开展多部门参与集体性群众健身活动。例如2013年,组织开展万人健步行活动;2014年,借金沙经济开发区建区三周年为契机,开展篮球、拔河、象棋、歌唱等文体比赛,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良好的健康自我行为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据悉,为把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细化、优化、经常化”贯穿工作始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是重视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为了尽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全县各社区结合慢性病基线调查、门诊高危人群筛查以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开展了人群血压、血糖筛查工作,对于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社区做好后续管理工作,纳入社区管理中;二是规范慢病患者管理,建立管理小组。依托慢性病管理网络和电子健康档案软件系统,逐步完善个人基础信息、随访信息,切实加强对主要慢性病的规范管理和随访。各乡镇(街道)也建立了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活动,逐步探索建立“医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的工作模式。
(编辑曾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