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绿 百姓乐
八月,万物疯狂生长。剑河县太拥、南哨、久仰等乡镇的钩藤绿得发亮。久仰乡钩藤种植大户李代生望着自家上千亩的钩藤长势喜人,脸上写满笑意。
“钩藤,具有镇静、降压、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能,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高血压等症,剑河百姓很早便采集野生钩藤入药。剑河钩藤的质量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谈起剑河钩藤,剑河县科技局局长潘朝泉如数家珍。
剑河钩藤的优势引起了剑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剑河县委、县政府将钩藤种植作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重点项目大力扶持。
来自剑河县科技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际市场钩藤需求量约为1.6万吨,缺口1.3万吨,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不断上涨,钩藤商品价格由2002年的2元1公斤上涨到2012年的10元1公斤。
头脑灵活的李代生看到其中的商机,2008年他开始大力种植钩藤,从最初的100亩慢慢变成今天的上千亩。
和李代生一样放弃传统种植转而种钩藤的人越来越多。可观的利润让百姓的腰包也开始鼓起来。
据统计,2013年剑河县共种植钩藤7万亩,种植户人均收入5500元。
本是农忙时节,种植户万昌成却悠哉地闲在家里遛鸟。面对记者的满脸质疑,他乐呵呵地说:“农忙那是针对种谷子的那些年了,从春天忙到秋天,一年到头的忙,到手的钱却没有几个。现在都种钩藤了。好打理,比谷子值钱多了。”
“目前剑河县的钩藤还停留在原材料的买卖上,只有深加工才能增加钩藤的附加值。”潘朝泉告诉记者。
2013年,剑河县科技局引来了贵州苗王金藤生物制药股份公司以完善剑河钩藤产业链,项目总投资3.0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耗钩藤3万吨,项目全部达产稳定年度销售收入15亿元,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左右,可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000个,带动关联行业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500至3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