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贫困户搬迁下山办起农家乐 年收入逾20万元

09.10.2014  19:01

华龙网10月9日17时讯(记者 肖子琦)高山农户下山开起农家乐,年收入超20万元。这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人真事。今(9)日,华龙网记者从重庆市扶贫办了解到,目前重庆共有38万贫困农户自愿搬迁,已经搬迁的有27万人。除了给予贫困农户搬家补助,搬下来后,首先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发展乡村旅游,许多搬下来的农户因此脱了贫。

住在高山深沟里 挑水要走2个多小时

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的村寨大都分散在高山深沟里,2011年起,依托这里的龙缸景区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片,乡政府鼓励住在高山偏远地区的农户下山,开农家乐,接待游客。

谭如山一家原本住在清水土家族乡岐山村一处海拔1400米的偏远山沟里。一家四口,只有一间破旧的老木房子,冬冷夏热,不通水电,每天用水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打来两挑。

生活虽然艰苦,但当村干部第一次去他家宣传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时,作为一家之主的谭如山接受不了。“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传统老思想就是,农民就是要种田才能生存的,想到起搬下山了,没得田了,那怎么生活哟。

虽然有着自己的坚持,但那时的谭如山一家并没有收入,只是种了几亩蔬菜,养了5只猪儿,生活上勉强自给自足。

搬下山开农家乐 今年收入26万多

2012年,经过儿女和村干部的多次劝说,谭如山和老伴卿承英答应搬迁。

谭如山坦言,虽然拿到了3万多元的补贴,盖200多平方的新房子,还是找银行贷了近20万元的款,刚开始心里特别担忧。

但接下来,谭如山和老伴的日子却越来越充实,政府开始免费安排他们去学厨师、学会计、学接待礼仪。谭如山的心里总算有点底了。2012年6月,谭如山一家开起了以他老伴命名的“卿大嫂农家乐”,女儿也回家帮忙。

近年来,龙缸景区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短短两年来,“卿大嫂农家乐”在当地小有名气,回头客带着新客,每年夏天旺季时客源不断,需要提前一周才能订到位置。

从2012年半年收入5万,2013年,除了还账扩容,纯收入10多万。而今年,老谭估算了下,农家乐能有个26万多的收入。“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搬了哟,以前是吃不起肉,现在买辆车来开都绰绰有余。”谭如山笑开了花。

据悉,目前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坚持群众自愿、贫困优先原则。从今年起,在忠县、黔江、武隆等区县开展贫困户差异化补助试点,建卡贫困户、低保户每人补助标准将由80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

(报料方式:网友可下载“看重庆”客户端进入“phone享”版块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