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构建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联姻的双赢模式
22.07.2015 18:37
本文来源: 民族宗教局
一是 搭建民间交流平台促进文化经济发展。充分借助一年一度的中国谷陇九·二七苗族芦笙会平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展示黄平浓厚的民族文化,每年的谷陇九·二七苗族芦笙会吸引国内外游客达30万人次以上,拉动经济发展3000万元以上。
二是 深挖民族文化元素推进民族产业快速发展。民族产品以体现苗族文化元素为主,着重发展苗族银饰、服饰、刺绣和芦笙等极具苗族元素的产品,产品销售不仅在国内,还远销海外;不仅在实体店能买到,还能在网上买到货真价实的苗族文化产品,逐步形成了一条极具苗族文化特色的产业链。目前,谷陇镇银饰刺绣一条街的45户业主户均年创产值达35万元,利润达15万元,同时还拉动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产品包装业及其它行业的发展。
三是 发展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苗族酸汤鱼”等民族美食吸引省内外游客,拉动当地种养殖、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快速发展,受益农户户均增收3000-4000元。2015年,黄平县投入1800万元发展稻田养鱼工程,稻田养鱼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四是 建设美丽乡村注重融合民族文化。黄平县谷陇镇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苗族文化元素的融合,利于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011-2014年间,谷陇镇整合部门资金636万元将该镇山坪村打造成“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民族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2014年整合资金600万元精心打造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为民族文化宣传、交流、延伸搭建载体,稳步有序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弘扬提升工作。
本文来源: 民族宗教局
22.07.2015 18:37
李克强签署第686号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宗教事务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86号
民族宗教局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宗教工作法治化迈上新台阶
2017年9月7日,民族宗教局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宗教工作 ——《宗教事务条例》修订答记者问
2017年8月26日,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