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创新工业发展实施三年攻坚

30.03.2015  15:20

        第一,做大工业总量。通过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使工业总量规模快速壮大:一是通过强化营销市场,优化要素保障等促进现有规模以上企业满负荷生产,增强活力,提升增量;二是对现有优势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及目标要求,采取收回经营权再进行公开拍卖的方式做好木材、砖厂、矿山、小水电等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规模以下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使之尽快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四是强化项目建设调度,加快在建项目投产达产,形成现实生产力,实现扩量提质增效;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以商招商、上门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对接,引进一批指标性、引领性项目。

  第二,做强硅冶产业。工业硅冶炼是黎平的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发挥工业硅冶炼产业的主导地位,对黎平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以贵州利南集团多晶硅材料有限公司9×16500KVA工业硅冶炼炉技术改造为突破,至2017年底把洪州工业硅冶炼炉技术改造达到总装机规模在250000KVA以上,工业硅产能15万吨以上,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新型生态硅冶园。

  第三,做精农林产业。黎平农林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农林产业链短,生产企业分散,产品不精,发挥不出资源应有优势和经济效益。以农林产品加工为重点,推进精深加工,强化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通过三年攻坚,做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第四,做活民族特色产业。黎平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蕴藏着大量的、极具开发价值的民族特色产业,但作为现代工业一部分的民族特色产业所蕴涵的潜能没有被激活,发挥不出真正的效益。通过“高铁时代”新机遇与旅游业融合互动,进一步加大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和幅度,充分挖掘、整合散落在民间的侗苗药、饰品和工艺,转变发展方式,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工艺饰品的工厂化生产,打造侗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形成特色优势产业。

  第五,做大山泉水产业。黎平县山泉水资源丰富,且水资源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黎平山泉水将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要允分发挥现有条件,扶持百寿、石井山做大做强,从生产水向生产饮料方向发展,支持竹根水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经过二到三年的发展,力争使山泉水产业成为黎平县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