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发展特色农业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网贵阳12月9日电(刘咸吟)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借力互联网搭建产业链;立足先天优势,脚踏实地发展山地农业;以销定产,“从舌尖到田间”,助力产销对接,特色农业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互联网+”布局产业链,线上线下正逐步融合
山窝窝里要想飞出“金凤凰”,需要主动作为,线上线下联动融合。
2015年,一个集生产、科研、科普、展示、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在黔东南州府凯里市开始建设,这个规划面积2500万亩的农旅综合体,将以商业业态运营农业生产,完善农业生产的功能布局,让农业具有深度消费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该项目负责人赵立军说:“山地农业和平原农业不同,作为山地农业,我们只能走精品之路,拉长农业产业链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农业综合体,既可绿化美化,也能满足人们对农业文化的需求,何乐而不为。”
“酒香还怕巷子深”。上游“精品之路”的布局已定,下游的销售环节也至关重要。以这个农旅综合体为例,2016年,该企业推出自己的线上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可预订园区里的所有项目,温泉、餐饮等服务一键下单。线上下单便利,更能享受优惠。目前,在该平台的助力下,园区的年均客流量达5、60万人次。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该园区共辐射3个行政村,园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
赵立军说:“园区建成后,变化是可以看得见的。现在村民觉得住在这里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小伙子找对象都比以前更容易了。”
目前,黔东南多个县市正在进行农业智能化改造,从农产品种植、粗加工,再到销售环节,黔东南农业的“任督二脉”被打通,线上线下正在加速融合。
蔬菜种植大棚。新华网 刘咸吟 摄
对于山林资源丰富的黔东南州而言,矿产开采等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受限,利用好“绿水青山”,脚踏实地发展山地农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之一。
如何寻找发展新农业的突破口?几经摸索后,黔东南选择了“一县一业,抱团聚力”的策略。“集众人之地,合众人之力,圆众人之梦”,从产地择优到品种选择,再到规模化流转土地,把一块块零散的土地聚拢,形成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农业产业园。
黄平县岑花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四面环山,土地肥沃,全村28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接近半数,辖区耕地面积逾五千亩。
2016年以前岑花村是产业“空白村”,青壮年人口多外出务工。2017年,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帮扶下,岑花村流转300亩耕地,建起大棚基地,种起了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百香果。
岑花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寿海说,2018年,该村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共带来土地流转租金18万元,贫困户分红8万元。
无独有偶,距离岑花村106公里的黔东南州剑河县南高村,同样是深度贫困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0%。在当地政府的投资下也建起了大棚,40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鸡枞菌和香菇。和百香果一样,食用菌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量高。
目前,该基地已解决14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70%。未来,剑河县将把食用菌产业扩大至辖区内的4个行政村。300余万亩的种植基地建成后,总产值可达5亿元。
黄平县岑花村百香果基地大棚。新华网 刘咸吟 摄
截至2018年上半年,黔东南州省级农业园区达60个,入驻企业5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3个,种养大户147户,建立家庭农场61个。60个园区种植业生产规模176.88万亩,产品产量64.61万吨,总产值51.76亿元。
如何规避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风险“体质”?黔东南决定“逆向而行”。“从舌尖到田间”,订单决定生产。
黄平县旧州镇蔬菜扶贫产业园共流转450亩土地用于蔬菜基地建设,现已种植茄子、黄瓜、芹菜、上海青、萝卜、莲花白等各类蔬菜品种400余亩。仅2018年8至10月份就陆续上市蔬菜15余万斤。产业园负责人李吉军说:“农业是望天收的行业,怕种差,怕种错。市场要什么就种什么,‘订单式’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后顾之忧。”
“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我们流转了214户农民的土地,其中贫困户62户。他们只管种,我们管销路。”李吉军说。
目前,旧州镇蔬菜项目不仅“激活”了大量的闲置土地,还辐射带动运输、贸易、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未来,蔬菜产业园的种植面积还将增至1060亩,项目建成后,能带动周边村1000余户农民种植蔬菜。
作为贵州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7.37%,以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为依托的黔东南州全域旅游业态已经铺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该州的特色农业产业正待“破茧成蝶”,走向新的明天。
[责任编辑: 刘昌馀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