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百佳绣娘”评选:针尖上的盛宴

25.07.2014  11:16

  2014年7月20日,在黔东南州第二届“百佳绣娘”评选活动上,100位绣娘同台竞技。图为剑河苗族锡绣绣娘王亨石展示锡绣技艺。余天英 摄


  2014年7月20日,在 黔东南州第二届“百佳绣娘”评选活动上,百佳绣娘们在展示刺绣风采。余天英 摄


  2014年7月20日,在黔东南州第二届“百佳绣 娘”评选活动上,百佳绣娘们在展示刺绣风采。余天英 摄


  2014年7月20日,在黔东南州第二届“百佳绣娘” 评选活动上,百佳绣娘们的作品。余天英 摄

 

  中新网贵州频道(通讯员 余天英)2014年7月20日,黔东南州第二届“百佳绣娘”评选活动在凯里举行。来自剑河、凯里、雷山等全州16个县市100位刺绣能手和传承人同台竞技,苗族锡绣、红绣、滚边绣、疙瘩绣、叠绣、侗家盘绣、短针绣、平绣、锁绣、挑花绣、破线绣等作品一一呈现,一场针尖上的盛宴让千余名观众大饱眼福,赞不绝口。

 

  在比赛现场上,不停的相机咔嚓声引起笔者的注意,原来是很多的媒体记者用手中的相机在扫描着四位穿着剑河苗族锡绣服饰的绣娘。绣娘王亨石告说:“绣是为了传承技艺,我们都是一代传一代的学。”剑河苗族锡绣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世界一绝的刺绣工艺,她是第二次参加博览会了,和上一次比起来,这次博览会的规模更加大和规范,自己也能有机会从中吸取到更多知识。

 

  据黔东南州妇联主席陈晓琼介绍,该州借助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惠民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手工产业,借助协会、培训、展示、生产、交流等平台,带动了10余万名城乡妇女灵活居家就业,实现年产值5亿元,妇女年平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实现企业与妇女合作共赢,有效保护和传承了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