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华西办塘官村:一夜雨150亩稻田成“湖”
一夜降雨,西秀区华西办塘官村木碗屯组的150亩稻田又遭淹,村民们看着刚插下秧的稻田瞬间变成“湖泊”,心痛不已。记者了解到,木碗屯稻田被淹是因为河坎垮塌、河底积淤泥以及消水洞越来越小导致。这种现象几乎每年都会遇到,要想彻底根治水患需100万元,村民无能为力,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帮助。
现状:一夜大雨 稻田成了“湖”
西秀区华西办塘官村木碗屯,是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寨子,四面环山。寨前是一片面积达600亩的稻田,分上中下游三段,下端为低洼地段,最容易被淹。
6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木碗屯,走到田坝上段看到,稻田坝中间的小河水面几乎与两边的田埂一样高。走到稻田坝的中游地段,只见小河里的水翻过田埂直往稻田里灌。再往下段走就看不到稻田了,山间中出现了一个“湖泊”。
据村民杨仕昌介绍,每遇下大雨,四面山水直往田坝里淌。20日晚,大雨整整下了一夜,他清早走到田坝下段一看,傻了眼,整个田坝的下段被淹得像“湖”一样,最深处足有2米多深。
影响:稻田被淹 村民丰收无望
“我家有两亩多田都在田坝下游,被淹得秧苗都看不见;正常情况下,两亩田产出的稻谷,我家一年都吃不完。”村民梅德芬看着被淹的稻田说。
杨仕昌说,他们最怕的就是秧苗插入田后遇较长时间的强降雨,秧苗被淹上一天一夜后就要减产50%,淹上三天以上,几乎颗粒无收。2011年,就曾被淹成这样后,4亩稻田所收获的稻谷,他家半年都不够吃。
据陆国书估计,今年被淹稻田面积达150亩,在丰收年成,一亩稻田可产稻谷1000斤,总共可产稻谷15万斤;而这些田块,木碗屯组的120多户人家,每家都有一份,少的几分田,多的有4亩田。“这次淹水较深,估计三天都很难消退,今年插下的秧苗可怕又完蛋了。”
原因:河坎垮塌 消水洞变小
“河坎出现垮塌,导致河底积淤严重。”陆国书说,木碗屯村村民曾多次组织淘过河道中的淤泥,但因为河坎都是土坎,经受不起大水冲击,淘淤的办法行不通;随着垮塌的河坎越来越多,河道就越来越窄、河底越来越浅。另一方面,周边山洪暴发时,夹杂而来的泥沙杂物,也是导致河道缩小的原因。
在田坝中段河道处,正用镰刀割河道边杂草的陆才书说,他割杂草的目的是让河水不受杂草的阻挠。割去杂草的地方,露出的河道也就1米宽的样子,与他记忆中的河道宽度相差一半。记者用木头往河底槎了插,取出一量发现,河底只有1米左右深,河道缩小,显然排水量就大减。
陆才书说,田坝下段被淹的原因不仅是河道流水不畅,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田坝唯一的消水洞无法承受相应的水量。为了查找消水洞消水量逐渐减少的原因,2004年干旱期间,没水流入消水洞时,村民们打着火把进入消水洞中发现,洞中堆积的石头、泥土太多,导致洞底的消水口缩小。
对策:要治理水患 需100万元
陆国书说,原安顺地区民委主任杨百昌到木碗屯考查后,准备将次消水洞扩宽,增加消水量。随即便指示相关部门架设电线杆,用于扩洞时的洞内照明。但不久后,杨百昌主任突然病逝,此事没了结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安装至消水洞的电线杆仍有5根还树立在田坝里。八年前,随着水患越来越严重,时任村干部的陆国书曾想过,准备组织村民投资投劳打宽消水洞,并将长约2500米的河道两边砌成堡坎的方式治理河道,保河道流水畅通。按当时的物价预算,需要30万资金。这笔巨大的天文数字对于贫困的木碗屯村民来说是无力承担的,陆国书说,“有人提议,让村民卖掉被淹田地一年丰收的稻谷来打消水洞和治理河道,仍筹不到所需资金(当时稻谷0.8元每斤)。”
陆国书还说,目前,木碗屯村民的生活也过得紧巴巴的,因为没有资金搬迁,至今还有十多户人家还居住在危岩下。按照现在的物价,要打宽消水洞以及治理河道的话,没有100万元根本做不到。 文/图 早报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