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书墙记录着“贵州记忆”
一面书墙记录着“贵州记忆”
——探访第24届书博会贵州馆
图为位于第24届书博会贵州馆的“书香年轮”书墙。孙琳 摄
一面书墙勾勒多彩贵州,百本黔书记录辉煌往事。
2日,记者走进第二十四届书博会会场,就被贵州馆精心雕琢的“书墙”所吸引。书墙上,《山坳上的中国》、《青年生活向导》、《亚鲁王书系》《图说贵州六百年》……上千本黔版图书瞬间把人带进了书的海洋,而一些经典著作更让不少读者大呼过瘾。
而这些图书的诞生,正是贵州出版人多年来辛勤付出的结果。“我们这一部分的主题定为‘唤醒记忆——贵州出版物影响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印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单元,让贵州出版人看到自己的历史,唤起自觉自信,同时也让外界了解贵州出版,唤起更多人对当年辉煌的记忆。”第24届书博会执委会执行委员、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杨庆武说。
经典著作引发怀旧热潮
“这本书虽然是我30年前买的,但现在我连封面都记得清清楚楚的。”8月2日,来自湖北荆门的蔡立富,看到书墙上的《青年生活向导》,就突然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这本书被借丢后再也没买到,没想到在这里能再见上一面。
“90年代出版的这套《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在全国首开古籍今译的先河,并引领了一股出版热潮……”来自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肖松如数家珍般给大家介绍每本书背后的故事,不一会儿,就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对于这面书墙,肖松十分偏爱。在他看来,这是贵州出版行业的一面光荣榜。“我们把这面墙叫做书香年轮,把咱们贵州出版的、具有一定轰动效应的书籍呈现出现,让大家更了解咱们贵州的出版文化。”
“虽然贵州处于文化边缘地区,但贵州出版人并不甘于落后。凭着敏锐的社会触觉和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贵州在出版界也创下了不少辉煌的成就。”肖松说,“这次贵州馆展示的图书,都是有影响力、有价值的好书,就是为了集中展现咱们贵州出版的精华和民族特色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