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千”专家丁列明:一个有科学脑袋的开拓者和经营者
丁列明 贝达 摄 丁列明在实验室 贝达 摄
中新网 杭州6月19日电 题:“国千”专家丁列明:一个有科学脑袋的开拓者和经营者
记者 柴燕菲 赵晔娇
凯美纳,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抗癌药,打破了小分子靶向药物领域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的垄断,标志着中国药物创新有了质的突破。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全文发表凯美纳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评价它“代表了肿瘤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凯美纳研发的领军人物——丁列明,因其在中国生物医疗领域的杰出贡献,成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的优秀代表。
时光最好的磨练,刻苦则是最生动的注脚。这个从山村中走出的农家孩子,在启程之初,根本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被美国同行尊敬的Dr.Ding,成为中国肺癌病人的生命救星,成为国家战略规划的参与者与制定者。
“我是一个有科学脑袋的开拓者和经营者。”初见丁列明,他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这么介绍自己。
农家子弟考取大学 迎来第一个转折点
1963年,丁列明出生在嵊州市石璜镇的一个小山村。对于一个从未出过嵊州县城的农家子弟来说,考上大学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动力:将来是穿皮鞋还是穿草鞋。
带着全村的重托与期望,第一次迈出了县城,辗转一天来到了杭州市,宽敞的马路、高大的楼房,让这个农家小子眼界大开。
但是紧随而来的是失落感、自卑感。穿着灰扑扑旧衣服行走在校园中的农家小子,说着一口别人都听不懂的家乡土话,能支撑起丝毫信心的唯有胸口那枚高等学府的鲜红校徽。
医科的课程繁重而生涩,可是因心中装着“哪个社会都需要医生”的质朴念头,丁列明只是埋头苦读。
大学毕业后,丁列明被分配回嵊州卫生防疫站,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灭老鼠。慢慢的,丁列明觉得,真正要控制这些疾病,还得靠更科学的办法。“我要回到正确的位置”,再回到校园,他选择了硕士专业的方向:传染病学。三年后学成留校任教和研究。
当时,中国国门渐开,对外交流机会的增多。1992年,他作为校际交流生,被国家公派前往美国佛吉尼亚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研究所任访问学者。
陌生的国度、淡薄的人情、高尖的科研,丁列明把分分秒秒都用在了科研上,家中、图书馆、科研室是他每天单调的三点一线。在日复一日中,丁列明以农民之子的朴实和勤奋,为自己铺平了通向学术高峰之路。1996年通过美国医学博士考试,2000年成为病理科执业医师。
医师在美国是一个非常受尊敬的职业,当美国人称呼丁列明为Dr.Ding的那一刻,他嘴角露出了笑容,觉得自己赢得了尊重,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
回首昔日“美国梦” 依靠努力获得成功
“那是一个很好的年代,很多走出国内的中国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回首人生中第二次转型,丁列明这么说。所以,当丁列明犹豫着要不要回国时,遭到了来自各方的不理解。
“心里头就是有个念头,想把实验室里做出来的成果转化成产品,为病人所用。”就这样,从科研人员转型为企业家的苗头悄然出现了。这时,离他出国刚好十年。
2002年7月,丁列明与已在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的王印祥博士和医用化学博士张晓东聚在一起,共同商讨由张晓东设计、多位博士共同参与的靶向抗癌新药项目的推进问题。这是一个国际尖端项目,已有较好的实验结果,但要往前推进却遇到资金和人员等困难。
在美国的医药体系中,实验室研发和新药试制是分离的,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可以完成新药的实验室研发,却无力支撑起临床使用,这需要花费十亿美金,只有大公司才能胜任。
三位博士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要不要回祖国试试? 最终影响天平的那个筹码叫做“感情”。“祖国培养了我们,为什么不回祖国为医药事业进步尽份力量?”此时的丁列明已然下定决心。
2002年8月13日,这一天对于丁列明来说,是一个值得终生铭记的日子,他放弃了美国的医生职业,独自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17岁那年,丁列明孤身来到杭州,39岁这一年他再次孤身回到杭州。不同的是,17岁的他带着乡村的质朴与好奇,39岁的他带着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炽热的创业激情。
第三次转型迎来人生巅峰 做国人用得起的抗癌药
回国不久,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了。
现在回顾这段经历,丁列明有种千帆过尽的淡定从容。可是时光倒流,创业之初的4500万元,对于制药行业来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太多的困难让人发愁。简陋的实验室,租的;瓶瓶罐罐,租的;不多的资金,筹的。
国际上的压力更是时时冲击着这个小小的实验室:世界上第一个靶向抗癌新药吉非替尼(易瑞沙)在日本上市。2003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 吉非替尼在美国上市。这是人类肿瘤治疗的新纪元,世界轰动了。2004年,世界上第二个靶向抗癌药厄洛替尼(特罗凯)在美国问世。
抗癌新药的上市,对丁列明团队的研究既是有力的推动,又是挑战和压力。中国的抗癌新药能否成功?中国能否登上世界抗癌新药研究的高峰? 这些问题重重地叩问在丁列明的心头。
“国外的抗癌药物并一定适合中国人的体质。”面临压力,丁列明的信念愈发坚定:做国人用得上、吃得起的抗癌药。
丁列明的坚定和信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对这批热血归国的博士,国家也给予了多方面的关爱——贝达的项目被列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火炬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浙江省和杭州市‘十一五’重大专项”等等。企业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更是为他们提供资金、土地、政策等优惠条 件,还给丁列明核心团队的博士每人一套人才专用房和一笔安家费。
“我们一路都有政府的支持伴随。”为此,丁列明团队更加疯狂的投入到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中去。
无休止的试验,建立、推翻,再建立、再推翻,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漫长而枯燥的煎熬。丁列明和他的伙伴经历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大多数却又被自我否定和沮丧所代替,在欣喜与沮丧的不断交织中,这个团队完成了临床前研究。
这时就要向国家药管部门申请临床试验许可。在任何国家,新药的审批和上市都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就算顺利也会耗时一年或更长。这对企业而言非常难熬。
在惆怅纠结了多个夜晚后,丁列明鼓起勇气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写了一封信。出乎他意料的是,习近平很快给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帮助协调。上报国家药监局7个月后,于2006年6月获得了临床试验的批文。
正如丁列明所说,攻克了一个困难,歇一歇,又去挑战另一个困难。在临床Ⅲ期的研究中,丁列明团队遭遇了更大的拦路虎:钱。
“我们的Ⅲ期是要跟进口药头对头比较的,在全世界也是一个创新,但是这个创新是有代价的。光买进口药我们就花费了2600万,帐面上全是负 数。”丁列明说,那时真是满世界找钱,年底连银行的利息都付不出来,最糟糕的是,万一资金链断裂,不但进行中的临床试验将中途夭折,公司也将走到破产的边 缘。
这是丁列明创业中最艰难的时期,也是感触最深的一段时期,每当回忆及此,他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天助者自助”,那个阶段如果自己先放弃了,也就没有任何后续了。第二句是:“感恩,感谢祖国和政府。”
是的,就是在他感觉绝望时,各级政府又一次向他伸出援手。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先后为贝达药业解决资金缺口5000余万元。
雪中送炭,贝达绝处逢生。
2011年6月15日下午,和从美国回到杭州的那一天一样,又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终生的日子。 那一天,杭州贝达总部。丁列明案头的座机终于爆响起来。 强压住狂跳的心,丁列明拿起了话筒。负责临床试验的谭芬来博士用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老丁,酒准备好了吗?打开酒瓶吧……”
一阵灼热滚过心头,丁列明感到喉头一阵发酸发紧,他的眼眶湿润了……
丁列明在中组部座谈会上说:“我们这群‘疯子’和‘傻子’给中国的医药界带来了惊喜:十年拼搏,终于让中国的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横空出世,我们在美国没能完成的梦想在祖国完成了!”
凯美纳给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雪花般的感谢信飞往了贝达总部。记者拆开一封最近来自吉林的感谢信。
患者冯淑琴在2009年被诊断出肺癌,经过化疗身体有所好转。谁知2014年,冯淑琴突然咳血,主治医生向她推荐了凯美纳。试服一个月后,复查 结果让一家人满心欢喜:肿瘤缩小了很多,身体状况也好了很多。在服用凯美纳6个月后,患者通过了中国药促会的审批,领到了免费的后续赠药。
“没想到这么小的一片药却战胜了病魔。到现在为止,我的身体在别人看来已经与常人无异,做饭洗衣服,早上晨练,晚上和左邻右舍打两圈麻将,生活真是美好。”冯淑琴在信中满含深情地写到。
如今的贝达,除凯美纳外,还有6个国家一类新药、8个三类新药在研,主要针对肿瘤治疗和糖尿病领域,一俟成功,影响深远。可以说,贝达不仅能完 成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全部研究,还有能力成功地把它推向市场,是一个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全新的高新制药企业,拥有员工600多名。
坐在丁列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中,记者问:你觉得你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了吗?
“我是一个有科学脑袋的开拓者和经营者。”丁列明略微思考,如此定位自己。商业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14年底,贝达总销售额已突破15亿,贡献税收超4亿元。
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医药卫生事业进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丁列明有个建议,改善创新药的市场准入环境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新药评定标准,完善新药定价机制;对于专利期内的一类新药,取消招标环节;建立鼓励国内自主创新药物临床应用的机制。当 然,对研发过程超长的创新药还需适当延长专利保护期。”同时,他也在多个场合疾呼:加快新药审批,加大生物医药行业税收优惠,鼓励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让好 的医药产品进入市场,更多惠及民生。
现在,丁列明的社会事务非常繁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总体组专家、农工党中央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专委会副会长。
他深知,一枝独放不是春,中国生物医疗领域的繁荣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他说:“机制不完善,生物医药创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现在,我们希望通过建言献策,进一步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后来者能走得更顺畅点。”
丁列明是朴实的、繁忙的,为了实现梦想义无反顾。通过四次转型,这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正一步步挑高着人生的天际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