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问需式扶贫开创扶贫攻坚新篇章
脱贫攻坚看贵州 网络媒体“走转改”系列报道之
七星关区:问需式扶贫开创扶贫攻坚新篇章
1月13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贵州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办的“脱贫攻坚看贵州 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团到达毕节市七星关区,深入七星关区朱昌镇星光生态园、长春堡镇垭关村个体养牛基地、撒拉溪镇兴隆村兴联牧业养殖场分别进行了采访。
问需式精准扶贫促进精准脱贫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这句顺口溜的扶贫工作方法所说的“四看”法在贵州省广为流传。“要想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首先要解决谁需要扶贫的问题。”七星关区区委书记宫晓农说。
毕节市七星关区共有人口16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就有23万人,是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近年来,七星关区创新工作机制,由过去的“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提出“一市五金多套餐”的问需式精准扶贫政策,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为实现精识别贫困户,七星关区提出了“四看两议三公开”政策。“四看”指用标准评分方式对贫困户住房条件及其生活条件进行量化评分,即通过体系化、标准化、量化的评分方式,更加精准的识别贫困户。在“四看”的基础上,七星关区提出“两议三公开”,通过村民组召开村民大会、村级村民议事议会、乡级政府三榜公式以及区级公告,确保不漏掉一个贫困户。
“帮助贫困户脱贫关键一点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安排。”宫晓农说。
2015年8月,七星关区提出“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政策,根据农户的发展需求提供帮助,因人施策,因户施策,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条件,通过问需式精准扶贫,变贫困户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使得扶贫政策真正的落实到每一户贫困户。
“一市五金多套餐” 百姓点餐政府配菜
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七星关区推出了“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新机制。“一市”即免费苗木超市;“五金”即特殊困难群众大病医疗垫底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小额贴息资金、风险兜底资金、产业发展担保资金;“多套餐”即精准扶贫多项扶持套餐。
今年58岁回到家乡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创业的张祥华就是这个政策的众多受益者之一。2015年9月,张祥华决定结束在浙江锁厂长达三年的打工生活,回到村里发展个人产业。“村里打电话跟我说了政策,我决定回来看看。”回到家乡后,张祥华选择加入垭关村大湾组养牛基地养牛。“政府担保,政府贴息,贷款2万4买了两头能生仔的母牛,”张祥华告诉说:“每头母牛三年可以产两头仔,按每仔一万元算,每三年能有四万元收入,而且牛如果病死摔死了还有政府兜底,闲暇时还可以去打零工添补家用”。对于脱贫,张祥华表示信心十足。
不仅是张祥华,仅2015年8月以来,通过实施“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政策,七星关区拟脱贫5万人。谈到这一问需式精准扶贫政策的下一步发展,宫晓农说:“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的完善套餐,套餐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个套餐要更多的来自于贫困户的需求,问需式的工作量要加大。要用这一政策来满足‘十三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