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500万善款怎么花该谁说了算?
啃野菜的弃儿杨六斤,因为其悲惨的身世通过媒体报道,而一日翻身成为社会宠儿。据央视报道,目前杨六斤收到的社会爱心捐款已经超过了500万元。也正因为这笔钱,让杨六斤的亲戚和当地政府,赶忙跑到深圳将其强行接回老家。这一反差巨大的行为,令社会充满质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是为钱而来,谁能保证善款能善始善终?
昨天,杨六斤的亲戚对着镜头说,他们不会乱花这笔钱。可是,一旦离开了公众的视线,巨额捐款倘若被挥霍,便是对捐款人和整个社会慈善事业的伤害。14岁的杨六斤,死了爸爸,妈妈改嫁,6年的时间独自住在空房子里。每星期到堂哥家拿10块钱生活费,用完了就拿树枝当筷子,自己挖野菜吃,等于自生自灭。而今,堂哥和当地政府空前地关心他,究竟是为了弥补过失,还是因为500万的刺激?如果是前者,有了家庭关心,有了政府救助,这500万元岂不是多余?如果是后者,那么他们并不纯粹的动机,将给善款使用蒙上阴影。
表白,并不能打消公众顾虑,我们有必要追问,这笔巨款该怎么处理,谁有发言权?类似捐款多了用不完的事情并非此一例,我们也常看到,受助者家人会高调通过媒体,将其捐给慈善机构或者成立基金。需要关心的人太多了,一个人的幸运不如惠及到更多人身上,这是慈善的真正价值。杨六斤是未成年人,交给过去对他的成长并未尽责的亲戚,社会公众恐不放心。
按理说,捐款人有发言权,可逐一征求意见不现实。清华大学邓国胜主任说,个人对个人的赠与行为不能很好地保护捐赠者的权利。专家建议,应该让专业慈善机构介入,由它们的名誉和公信力做担保,接受社会监督。钱可以帮人,也可以害人,让善款在阳光下温暖他人,这是国家慈善法要补的漏洞。有了制度,不仅可以告慰爱心人士,确保慈善之举绵延不绝,也能减轻受助者承受的道德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