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只减不增是检验车改的标准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大幕即将拉开。公务交通补贴钱从哪里来,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知情人士透露,“钱已经有了,把部门每年三公经费中的公车费用挪用到这个地方,财政不再重新拨钱。”
其实,与资金来源相比,公众更关心的还是车改能不能真正省下真金白银。在国家每年的三公经费里,占最大头的就是公车消费。要想实现国务院要求的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车改至关重要。按理说,公车改革货币化、社会化,直接减少了车辆购置、运营方面的经费开支,堵塞了公车使用中的“跑冒滴漏”,车改后财政支出中的公车支出,理应大幅缩减。这也正是我们推动改革的目的。
不过,现实似乎并不这么简单。前不久媒体报道,一些贫困地区的财政部门在发愁:车改后财政将少养百来辆公车,一年节省上千万元,但同时却要拿出几千万元给全体公务员发车补。这或许只是少数个例,却在提醒我们,公车改革并非一改就灵,三公经费不会应声而降。要想车改不负初衷,真正实现减支、增效、促廉的效果,有关部门还应加强监管,做好“三防”,确保改革不走样、不跑偏。
其一,防止车补沦为变相福利。需要厘清的是,车补仅是为了满足保障基本公务出行需求,并非职工福利。此前一些地方车改呈现福利化趋势,正处级干部一年车补高达七八万元,备受舆论指责。如今,规定明确提出了补贴标准的上限。各地必须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能搞特殊化。具体到每个地方要不要上浮,上浮多少,应综合考虑公务出行成本、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经过调查测算、严格论证后报请人大审核批准,而不能一刀切地顶格发放。
其二,防止变相贱卖公共资源。近年来,先行改革的地方在公车拍卖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暗箱操作上。有的单位内部人员在拍卖时提前打招呼,甚至通过幕后操作使公车以极低价格落入有关系的人手中,或让公车变为曾经的使用人或司机所有。避免变相贱卖公共资源,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是车改的重要内容。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正如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指出,“公车拍卖除了要细化流程、精密安排,最重要的是公开拍卖结果及拍卖所得流向,让公众看得明白。”
其三,防止“既拿补贴又坐公车”。值得关注的是,车改虽然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但还是保留了通信、机要和执法执勤等少量的特殊业务用车,这部分车辆会不会被用于非公务行为,甚至沦为某些领导的座驾?而在以往的改革试点中,也曾出现过上级部门自己的公车没了,就借用、挪用、变相利用基层和其他单位车辆的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督,对既拿钱又坐车的一经发现,严肃问责。
“不看广告看疗效”,“三公”只减不增是检验车改的重要标准。希望此次公车改革能为臃肿的三公经费“瘦身”,省出更多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投入,公众在拭目以待的同时,更应多一份主人翁意识,积极监督车改进程,主动举报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