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政协三届二十次会议召开 协商米仓古道申遗工作

24.07.2015  21:32

米仓古道考古路线图

诺水河古栈道

四川新闻网巴中7月24日讯(巴中新闻网记者 张露) 7月23日,巴中市政协三届二十次常委会议召开。会议围绕保护米仓古道历史文化遗迹、助推蜀道申遗进程开展协商,并听取了巴中市政府对于蜀道申遗的工作情况通报以及文广新、旅游、住建等相关部门的发言。巴中市政协主席李树海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前,巴中市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到巴中三县两区,对米仓古道进行了现场察看、考古调研,并邀请了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就“米仓道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意义”做了专题讲座。

会议指出,米仓古道覆盖巴中全境,是构成蜀道南段的三条主线路之一。近年来考古发现了粮仓遗址数处,古道沿途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现有城址、寨址80处,佛教石窟222处、1100余龛(窟)、20000余尊。米仓古道自古以来负载着中原与巴蜀地区之间的政治、军事、商旅往来、文化传播等重任,是西南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是通往东南亚、西亚的国际线路。巴中市将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摸清文化遗产家底,加强沟通衔接与组织的工作,使米仓古道的保护工作与蜀道的申遗工作有机结合,打好米仓古道这张名片。

巴中市政协常委李湘成认为,米仓古道的申遗应该加大文化的发掘与创新,借助科研机构的优势,大力发掘申遗范围内的多种历史文化,尤其注意发掘巴中元素。同时做好远景规划,提前布局好基础设施配套,充分挖掘米仓古道的发展潜力。市政协常委秦渊认为,米仓古道申遗不能只注重历史文化遗存,而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巴中市应重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普查,出版系列丛书、影像,为申遗提供文化资料佐证,还要加强与专家的对接,为申遗工作提供专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