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峡谷:幽静与险峻的交响

15.02.2015  17:31

    大沙坝、梭岗渡、柑子林、老鸦岩、秋哨、板仓、阴尺渡、徐家渡、簸躲河、镇河、凹河、朱桥河、新渡口、纳界河、白蟒河、花潭、仙水湾……初次来到三岔河,便被这大大小小的渡口名字震撼了。

    三岔河峡谷位于织金县境东部边界上,南起思纳河大桥北至龙场镇讨瓦的中渡,长60多公里。但高山没有阻碍它的巍峨秀丽,“红尘”也没有打扰到它的自然风貌。在三岔河峡谷内悠然徐行,欣赏的便是它的静谧之美:清晨醒来,深呼吸,满心满目都是泥土的芳香和自然的清新;午后,在峡谷两岸漫步,听河水奏出一首雄壮的歌曲,蜿蜒而去;到了傍晚,则可凭栏眺远,静静欣赏“数峰无语立斜阳”的安宁。

    但在这里游荡久了,又感觉出它的巍峨和险峻了:河水奔腾咆哮,两岸危峰对峙,百丈悬崖直通河面。三岔河内大大小小的山谷通道有一二十个,也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渡口,渡口与渡口之间,河谷深切,两岸峭壁夹峙,形成大小不一的碧水深潭。潭外河谷扩展,临岸山腰坡地层层,造就大小不等的谷间盆地,地势多变又险峻。

    但不论是静、还是险,这里都不愧是一方净土。在峡谷底下往上看:两侧是高耸的崖壁,抬头是巴掌大的天空,这样一个环境难道不是一个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好地方?

    离开三岔河大峡谷时,我突然想到书画家弘征的一首诗歌:“万壑并幽境,千山染翠林。古祠留雅韵,山水奏清音。花藤牵袂舞,苗汉共迎宾。将去情难舍,何时再访寻?”这一句“去情难舍,何时再访寻”道出了我对三岔河多少不舍。(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