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首府永兴岛 中国最南端城市迎来第三个新年
新华网三沙1月1日电(记者石昊、郭信峰)新年第一缕晨曦透过流云洒向南海。在三亚东南339公里,一座嵌入碧波的小岛被旭日点亮。这里是三沙市首府永兴岛,中国最南端地级市的政府所在地。
朝霞渐浓,映红了永兴岛岸边的一座灰色炮楼。二战爆发后,日本趁机入侵中国南海诸岛,于1939年占领西沙群岛,并在岛上构筑工事。这座三层水泥建筑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西沙群岛的证据。
日本炮楼不远处,还有一座法国炮楼。淡黄色的墙面已被海风侵蚀得斑驳不堪。海军西沙水警区在一块纪念碑上写道:“我们要牢记西沙群岛被侵略、掠夺和凌辱的历史,坚决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
太阳跃出海面,市政府办公大楼前早已熙熙攘攘。社会各界代表刚在这里参加完新年升旗仪式。三沙市海事局工作人员施小雷说:“见证国旗冉冉升起,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2012年7月,海南省三沙市正式成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数百个岛礁及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接近全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今天是这个地级市迎来的第三个元旦。逢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三沙的岛礁上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在南海深处扬起醒目的五星红旗。目前,三沙市在9个岛礁成立了民兵国旗班。
北京路是永兴岛上“王府井大街”,路边一个标牌显示,这里距离北京2680公里。20岁出头的何思莹是海南岛人,在北京路上的三沙超市当收银员。“这是永兴岛最大的超市,现在登岛的人越来越多,生意更好了。”
三沙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几乎都需要从海南本岛“进口”。只要不出现持续恶劣的海况,各岛礁的生活物资补给就比较充足。三沙超市供应的各类物品和海南岛上的价格相差无几。
除了超市,北京路上还有咖啡馆、水果店、小饭馆和其他商铺。每当入夜,人们聚在三沙市的北京路上,喝喝冷饮聊聊天,打发夜晚的宁静时光,十分惬意。
穿过北京路,椰林掩映下出现一片低矮的小木屋。这里是永兴岛的“渔民村”,现在叫做永兴社区。黄美琼坐在自家“渔家乐”前的吊床上等生意。“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儿子在云南上大学。生意时好时坏。”她说。
农历九月之后,风疾浪高,渔民一般就无法出海了。一些人会在树下小酌、打麻将或者坐在吊床上发呆。谈起儿子,黄美琼的眼中放出光芒。“他是学越南语的。希望他在新的一年好好读书,毕业了当外交官。”
同住渔民村的符少强在黄岩岛被菲律宾抓扣过,胳膊上被强行纹身。他和村里人共同的愿望就是早日搬进新房。他指着一排排陈设简陋的小木屋说,这种房子最怕台风。
历史上,海南琼海、万宁等地的渔民为了谋生往往举家迁往西沙。如今,三沙市约有十个小岛“渔民村”。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人仍然居住在简陋的木屋中。永兴岛目前规划建设了19栋38套水泥建造的海岛风情“别墅”,作为渔民的保障性住房。
建市两年半,三沙已经有了机场、码头、商业街、医院、银行、旅店、饭店、体育馆等。大规模的民生基建工程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远处望,永兴岛就像一个繁忙有序的巨大工地。
日上三竿,永兴海水淡化站站长唐望益正在码头忙碌。“20多年前,我接父亲的班上岛工作。现在,我儿子在‘琼沙三号’当船员,给永兴岛送补给。”
永兴岛有若干个这样的海水淡化站,为全岛提供生活用水。唐望益说,今年永兴岛的海水淡化工作就要交给一家北京公司了,他们技术更先进。
除了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回收站等,都在保障着三沙市的正常运行。在这些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乏代代传承相继的父子母女。他们是三沙的建设者,也是南海变迁的见证者。
在繁忙的码头,巨大的运输和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带起阵阵灰白色尘土。机器的轰鸣声、船工的吆喝声伴着风浪不绝于耳。受台风“蔷薇”影响,一些船只回港避风。
预报显示,持续一个月的坏天气马上就要过去。新年里,一艘为改善三沙补给量身定制的7800吨巨轮很快就能起锚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