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打鱼民校举行首届跺月亮艺术节
新华网贵阳5月30日电(通讯员王婷婷 韦龙志)5月29日,为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学校办学特色,三都县中小学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创建现场推进会暨打鱼民校首届跺月亮艺术节在都江镇打鱼民族学校举行。
参观学校文化长廊。
伴着芦笙欢快的节奏,盛装打扮的学校师生吹着芦笙、跳着舞,用苗族特有的方式迎接县人大、政协等部门组成的参观团队,嘉宾们先后参观了学校的特色文化长廊、苗族舞蹈大课间、教室、少年宫、学生寝室,深入了解了打鱼民族学校的文化和历史,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校园氛围。
活动当天,打鱼民校首届跺月亮艺术节通过“希望之花·幸福成长”“雨水情深·悠悠苗韵”和“牵手跺月舞·共祝鱼校梦”三个篇章进行演绎。节奏欢快的芦笙演奏、原生态的跺月亮、板凳舞、古瓢舞及激人奋进的《中国梦》合唱等精彩纷呈的苗族歌舞表演闪亮登场,赢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热情奔放的《跺月亮》表演。
《跺月亮》舞蹈音乐韵律悠扬,节奏强烈,舞者步伐刚劲有力,手法身法优美,象征着苗族祖先们在迁徙途中跺醒了月亮,获得了月亮光明后战胜磨难的喜悦,队形如月亮圆缺变化多端,舞者身上银饰翻飞作响和绿色的苗族套花边服饰象征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诠释了苗族人民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境界和向善向美的追求。该舞蹈曾获得2012多彩贵州“金黔奖”、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等优异成绩,是该校一张亮丽而富有内涵的名片。
“吹笙跺月·终日不倦”由台上跺月亮所有演员开头,全体人员加入跺月亮的大团圆,“牵手跺月舞·共筑鱼校梦”,大家共同舞蹈、共同欢乐,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民族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音乐课堂。
跺月亮艺术节的开展,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大舞台,激发广大师生热爱艺术、勤奋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使广大师生都能感受艺术的魅力,参与到艺术的教育之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三都县教育事业工作者的相互交流,推动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推动三都县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苗学会顾问吴平昌,县政府副县长杨昌云,县政协副主席、苗学会顾问李子祥,县政协副主席谭诗进,教育局负责人及全县中小学校(园)长参加活动。
月亮圆缺般变换的大课间队形。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