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自治县“三借”拓展民族旅游资源
27.11.2015 09:37
本文来源: 民族宗教局
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在旅游资源上突出民族特色和优势,以“三借”拓展民族旅游资源,逐渐形成符合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发展空间与格局。
借势彰显水族文化魅力。借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立足水族文化品牌,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水族文化精髓,将水书、水族马尾绣、水族节庆、水族习俗等水族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之中,增加与游客的文化互动,让游客在游玩中体会水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借力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组建成立“三都水族自治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建立健全民族文化旅游投资管理体制,重点打造水族旅游文化传承示范点。加快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推进力度,截止目前百里水寨、水族风情谷、姑鲁风情水寨、尧人圣山、梦幻打鱼谷、普安高平村乡村旅游、城市综合体、大塘旅游休闲度假重点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姑鲁寨产蛋崖旅游景区、尧人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水族文化博物馆、万户水寨等一批旅游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借机做精民族文化名片。借厦蓉高速和贵广高铁全面开通契机,在民族文化品牌上下功夫,立足水族文化的独特神秘,乘高铁时代东风,创新打造水民族、水文化、水生态、水经济、水乡村、水产业,将“水”文章做足、做透,将“水”精神打造成世界名片。通过创作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雕塑等,不断丰富水文化旅游内涵。把景点做成景区、把景区串成线路,最终将三都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景区。
今年1—10月,全县共接待游客331.26万人次,同比增长45.26%,其中过夜游客145.5万人次,同比增长21.37%;实现旅游收入31.58亿元。
本文来源: 民族宗教局
27.11.2015 09:37
李克强签署第686号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宗教事务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86号
民族宗教局
人民日报头版刊文:宗教工作法治化迈上新台阶
2017年9月7日,民族宗教局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宗教工作 ——《宗教事务条例》修订答记者问
2017年8月26日,民族宗教局